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我校干部师生密切关注全会动态,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畅谈学习感想体会。大家一致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要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东农力量。
校党委书记 付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东北农业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战略目标,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牢牢把握“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夯实办学根基、全面发力破局。进一步聚焦“强农兴农”核心使命,全面贯彻“团结奋进、自强自信,提质增效、疾驰稳进,与时偕行、守正创新”的治校理念,创新构建特色育人新范式,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锚定农业现代化需求,积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立足农业发展实际,完善构建“全链条”兴农服务体系,以“双一流”建设良好成效,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贡献东农智慧和东农力量。
校长 刘竹青: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并提出建议,对今后五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作为战略任务进行部署,强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殷切期望。作为东北三省一区唯一国家“双一流”建设农业院校,黑龙江省属唯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东北农业大学将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构建支撑定位使命的学科体系,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学校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高水平编制好学校“十五五”规划,面向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以更大的作为继续谱写农业强国建设中的东农篇章。
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处长 王子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校“十五五”科技工作锚定了核心方向——立足农业高校使命,以创新突破农业发展关键瓶颈,将科技力量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接下来,我们将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链条推动农业生物育种、耕地质量提升、智能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东农智慧和力量。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 朱志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战略谋划“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明确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目标,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国家“双一流”农业高校使命担当,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系统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扎实推动“十五五”时期重大任务、重大改革、重大工程落地达效,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 卢铁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了“十五五”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新征程即将开启,我校外事战线将持续扩大学校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和办学活力。一是全面深化对俄合作,奋力实施“向北开放”战略,全力打造中俄农业人才培养新高地、农业科技合作新高地、教育人文交流新高地;二是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开创办学国际化新局面,增强科研国际化新动能,提升学科建设国际化水平;三是全面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将学校的外事工作融入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十五五”期间,学校将广泛扩大全球“朋友圈”,向世界展示东农,让东农走向世界,全力打造世界高等农业教育的东农品牌,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农业大学而努力工作。
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书记 赵东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植物保护学院将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重大需求,聚焦科技创新,坚持“绿色植保”理念,扎根龙江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行动,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植保智慧与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服务“三农”、扎根大地的崭新篇章。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董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全会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为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面向未来,我们将紧扣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在动物种业振兴上攻坚克难,全力端稳“肉蛋奶”饭碗;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智能化、绿色化科技赋能传统畜牧,推动产业升级;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引导师生服务生产一线,在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展现动科人的实干与担当。
食品学院院长 李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食品学科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我们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食品产业链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打造完善新型食品产业链,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将食品产业打造成现代化大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贡献坚实的“东农食品力量”。
工程学院教师 公维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恰逢“十四五” 规划收官与 “十五五” 征程开启的历史交汇点,这场关键会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锚定了科技发展的航向,更让身为高校教师与科研工作者的我倍感使命在肩。无论是课堂上传道授业,还是实验室里攻坚克难,脱离实际需求的探索终将沦为空谈,唯有紧扣国家战略与产业痛点,才能真正实现价值创造。今后,我会进一步打通科研与教学的壁垒,把项目攻关中的真问题、真挑战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让研究贴近产业、让学生理解国家需求”的双向目标。
食品学院博士研究生 庞立冬: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系统谋划与战略部署。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党员,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更深切体悟到“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的时代召唤,也更加感受到“强国有我”的沉甸责任与无上光荣。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学术追求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让论文真正扎根祖国大地,用扎实的研究成果回应时代课题,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奋力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