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一:The Dark Side of Plant Growth: How to emerge to seek light?
报告人:杜敏敏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上午9:00
报告地点:园艺园林学院202会议室
报告题目二:黄瓜果形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报告人:赵剑宇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上午9:00
报告地点:园艺园林学院202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参加。
报告人简介:

杜敏敏,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长期以番茄为主要对象,开展植物激素介导的生长、防御机制以及番茄分子育种相关的应用研究工作。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1)揭示了生长素介导的双子叶植物幼苗顶端弯钩的形成机制;2)阐明了茉莉酸介导的抗病反应的激活、级联放大及终止的转录调控机制;3)建立了一种快速创制番茄雄性不育系并用于杂交种子生产的技术体系。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Science Advances、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Plant Cell(3篇)、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Horticulture Research和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相关成果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件并申请美国专利1件;参与培育番茄新品种6个。
报告人简介:

赵剑宇,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黄瓜果形发育的遗传与分子机制研究,围绕果长、果把长和果实横径,分别鉴定了CsSEP2、CsFUL1、CsHEC1-CsOVATE和CsWUS-CsCLV3途径调控黄瓜果形变异的基因网络,应邀在NewPhytologist撰写黄瓜果实发育综述论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PNAS、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Horticulture Research和Development等SCI期刊发表论文9篇,在Plant Cell发表的文章被评为亮点文章,进行重点推介,并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
园艺园林学院
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2025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