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新绿复萌,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东农已悄启程。科技支农、扶贫助农,始终以服务一方百姓为己任的东农人如旧踏着希冀躬耕,怀着感情深入乡村,带着思考走进百姓,奔着需求钻进田垄,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听党话,跟党走,努力为龙江发展建功立业”的庄严承诺。
5月10日,我校科技处副处长寇胜利、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志猛、电信学院副院长沈维政、工程学院教授杨悦乾,甘南县人大副主任陈宝俊、农机局局长高亚龙、农业局局长李斌,东阳镇党委书记何守海、镇长付金明,附近十余个村的村干部以及当地近二十位农户在我校派驻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东发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其林的组织下参加了大豆免耕播种现场会。

我校专家讲解免耕播种机
本次现场会共计在东发村集中了600亩土地统一示范,其中200亩为完全秸秆未焚烧,直接用免耕播种机播种。杨悦乾对机器的机械性能进行了示范讲解,他说,免耕播种机不仅可以蓄水保墒,有效提升作物的增产增收,而且省去很多整地步骤,为农户节省了开支,同时结构简单,在玉米秸秆大量覆盖的原垄地上具有很好的通过性,能够实现深施肥。在看到免耕播种机的使用效果后,农户崔全军激动的说:“这部机器的性能是农民没有想到的,机器可以保墒、保出苗,农地以后就不用放荒了,这样不仅积极调动了农户对于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同时为秸秆免烧在当地的落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免耕播种机进行示范作业
在本次现场会上,学校为村民提供了“东农豆253”3600斤,化肥12吨,秸秆还田机1台,免耕播种机2台,30马力拖拉机2台,为所涉及到的37户农户免费种植新品种以及示范新技术,实现了零成本示范推广。
位于甘南县东北方东发村是我校深度捆绑帮扶的贫困村。2016年,我校驻村书记王伟峰为东发村争取了扶贫资金200万硬化村内5公里路面,先后三次组织学校专家实地考察后制定《东阳镇东发村发展规划》,并捐赠了十台电脑、米面油等物资。第二任驻村书记李其林到任后对村内近百户贫困户进行走访,并在本年春节为村里50户贫困户发放15000元生活物资。在对村内现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后,他先后联系学校教师、相关单位领导、部分企业家多角度对东发村进行扶贫规划和实地开展。目前,村内近两万亩水田,近700栋水稻育秧大棚已成功引入我校许修宏教授相关技术,共计三万袋木耳菌预计在五月下旬进驻大棚,此举将直接带动全村经济效益增长300余万元。村内目前饲养笨鸡均为芦花鸡和三黄鸡杂交品种,为改善这一现状,村子预定了400只我校李辉教授团队保种十年的林甸鸡,将在六月中旬分散到8户贫困户家(其中三户党员贫困户)中进行示范饲养。为及时解决农户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村党支部与我校科教信息党支部联合进行一次党组织活动,为村子提供二手电脑和一台打印机,同时搭建一个网络信息平台,使村民在村支部实现与学校一线科学家直接对接。
记者手记:脱贫攻坚是一块硬骨头,没有轻松愉快,没有现成答案,没有后退余地,没有徘徊理由。“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兜底脱贫攻坚行动,加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要对特困地区、特困人群重点扶持、集中攻坚。”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省委书记张庆伟的话语言犹在耳,为我们提供了打赢这场艰苦战役的作战锦囊。目标需要实干去实现,责任需要靠勇敢来承担,未来,东农将激发埋头苦干的实劲,砥砺滴水石穿的韧劲,聚焦薄弱环节,采取踏实举措,为振兴龙江发展再立新功!
(报道/王拾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