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吉炳轩在全省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及蔬菜生产工作座谈会上对我校“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发布日期:2012-08-07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

全省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及蔬菜生产工作现场会8月2日至4日召开,省委书记吉炳轩4日下午主持召开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要站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的高度,全力推动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此次会议上,吉炳轩对我校“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的成果和示范作用给与了肯定,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宪魁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领导杜家毫、韩学键、林铎、杨东奇、郝会龙、吕维峰、于莎燕出席会议。

4日上午,省领导杜家毫、韩学键、吕维峰、于莎燕,中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地)、省直管县(市)及有关县(市、区)和农场负责同志共计100余人来到双城市兰棱镇东北农业大学“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这里半人高的番茄枝头挂满火红和嫩黄的果实,饱满的南瓜在莲叶般的碧浪里露出笑脸,农户们正在忙着采摘茄子、青椒、黄瓜、豆角等十余种蔬菜,千余亩基地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参加现场会的领导同志们兴致勃勃的参观了蔬菜基地种植区和示范区,我校展示的蔬菜样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4日下午,座谈会上,省住建厅、农委、发改委,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绥化市和省农垦总局、虎林市负责同志先后发言,交流了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及蔬菜生产工作的经验做法。

吉炳轩就我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于蔬菜生产工作,吉炳轩指出,2011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发展举措,把蔬菜生产作为保供给稳物价的重要任务来抓,扩大了生产规模,2011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664.8万亩,总产量达1631.1万吨,今年上半年全省春夏菜播种面积达452.1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59万亩。推广了先进技术,在冬季温室番茄、青椒、茄子等果菜类生产栽培技术上实现突破,在千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25个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建立示范棚、示范田。吉炳轩指出,东北农业大学“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坚持以科技为龙头,通过示范带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促进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大庆市大同区还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旱地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为棚室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科技支撑。强化了市场建设,改造升级17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2011年全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39个,蔬菜产销订单面积达到240万亩。加大了扶持力度,强化政策、资金、金融支持,为蔬菜生产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吉炳轩强调,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扎实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是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努力推进蔬菜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可靠安全、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城郊型蔬菜生产基地,提高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着力打造出口型蔬菜生产基地,扩大我省蔬菜在国外市场的份额。着力打造外销型蔬菜生产基地,着力开拓南方市场。吉炳轩强调,要立足7—9月是南方省份蔬菜供应淡季,而我省正是蔬菜生产黄金期和集中上市高峰期的优势,发挥东北农业大学“北菜南运”陆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示范作用,重点建设一批季节性蔬菜生产基地,以高端优质蔬菜批量进入北京、天津等及周边省份市场,并着力开拓南方市场,努力实现“北菜南运”。着力打造特色型蔬菜生产基地,叫响龙江特色蔬菜品牌。着力打造旅游型蔬菜生产基地,切实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综合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改善生产条件,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加强露地蔬菜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水利、道路、配电、农机等设施。加强设施蔬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蔬菜持续均衡生产能力。条件成熟的地方要投资建设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学校等公益设施,推动新的小城镇兴起、产业集聚、农民进城。要创新经营管理方式。探索务实有效的蔬菜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大胆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合作经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推进蔬菜规模生产,共同开拓省内外市场,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切实强化质量监管,保证广大群众吃上安全菜、优质菜、放心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蔬菜基地、合作组织、蔬菜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给予扶持。要强化科技示范引领。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完善科技服务设施,强化科技服务手段,不断提升蔬菜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实用技术到位率。加大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加强合作。加快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步伐,全方位增强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关注市场、研究市场,增强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政府调控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以及生产主体的应对能力,引导广大菜农注意把握市场动向、理性安排菜品种植。加快建立蔬菜产销信息监测体系,为全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加快蔬菜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及时发布蔬菜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情况。加快蔬菜产品市场预警体系,努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强流通市场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流转顺畅、竞争有序、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加强批发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备、流通顺畅的市场体系。加强产销衔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现直供直销。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蔬菜配送中心。加强蔬菜流通主体培育,加快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步伐。

吕维峰、于莎燕在讲话时就进一步抓好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及蔬菜生产工作发表了意见,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徐梅全程参加会议。

(报道/冯丹)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