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高等教育变革创新”为主题的黑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研讨会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召开,我校副校长姜毓君出席会议并参加了高校学科大模型和智能体集体上线启动仪式。

下午,“智慧课程”平行论坛召开,该论坛由我校承办、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李伟主持。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论坛上,四位专家带来主题报告。安徽大学教授白琳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阐释智慧课程涵义与分类,介绍三大图谱构建、动态知识库搭建等核心内容,通过精准学情分析、模块化教学流程设计、人机协同作业布置实现闭环评价,为多学科提供实践框架;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王辉结合《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依托学校AI3智慧教育生态与学院“OODA”理念,构建“AI+5X”教学体系,通过“五环-四融-三联动”模式,融合知识图谱、数字人等资源实现全要素创新;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李莉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详解“专业能力-课程知识图谱”递进逻辑,介绍“知识元拆解、知识链串联”架构方法,结合《软件工程导论》中的5个核心维度,构建14个典型应用场景,系统阐释智能系统在精准资源推荐与个性化计划生成中的实现逻辑与实践路径。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常缨在智慧课程建设分享中,详解国家级《植物学》课程的数字化创新路径。依托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构建“数字赋能、思政融入”的建设体系,通过综合改革设计推动线上教学创新,打造案例链思政引领模式与五阶育人体系。




据悉,此次论坛为省内外高教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提供多元经验,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在智能升级与效能提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高教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