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7月22日,应“Innovin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邀请,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珊珊、副教授宋波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第七届“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国际会议(IFHN-2023),与全球食品科学、人类营养学相关领域82位科学家分享、讨论了各自最新的科研成果。刘珊珊对“东农豆358”的研发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汇报,宋波针对“东农豆358”最新的应用与推广情况作了“POSTER”展示。
据悉,“东农豆358”是我校大豆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创新头雁团队历经十六年创制的世界首例降胆固醇特殊健康用途大豆新品种,利用“东农豆358”精深加工获得的大豆分离蛋白粉(DND358-SPI)具有与降胆固醇专用药“非诺贝特”同等的药疗效果,利用DND358-SPI特有的疗效显著、蛋白含量高、无副作用、食用方便、易于携带等特点,可以打造差异化卖点,与同类产品实现错位竞争。“东农豆358”为打造我国精品大豆功能食品全产业链体系、助力我国大豆产业复兴、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优质、特用大豆新材料。“东农豆358”的产业化推广应用,极具市场潜力与开发前景。
自2022年2月东北农业大学刘珊珊/张淑珍团队报道了世界首例降胆固醇特殊健康用途大豆新品种“东农豆358”(JFF, 2022, 90: 104979. DOI; 10.1016/j.jff.2022.104979)以来,“东农豆358”得到国际功能食品营养界同行的广泛关注,陆续收到来自德国(第七届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创新大会)、英国(第六届食品与营养大会)、法国(第二届国际食品技术与营养大会)、葡萄牙(2023–生物活性天然产品研究会)等国家多个国际学会的大会宣讲邀约。
国际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会成立于2017年,以展示、讨论、交流国际食品科学、人类营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宗旨,是食品营养、人类健康及临床医学等营养学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国际前沿交流平台。在本次国际学术汇报交流期间,我校“大豆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创新头雁团队”加强了与国际食品科学及生物制药领域专家的沟通与合作,提高了东北农业大学在国际大豆功能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提升我国功能大豆新品种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话语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供稿/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