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处、办及直属单位:
根据《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26年本级部门预算》通知要求,现就我校编制2026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在认真落实我省预算工作安排部署基础上,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为引领, 以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为方向,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过紧日子,强化财政资源大统筹,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算项目论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财会监督力度,进一步推动部门预算管理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零基预算管理,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坚持预算支出以零为基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建立能增能减、能上能下、有保有压的预算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率。一是保障基本支出预算编报完整。即根据编制、组织、人社、公务用车管理等部门批准的机构编制、实有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各项基础信息要素,结合医疗保险、公积金、以及本级定额公用经费等标准核算基本支出经费规模,保障学校基本支出经费。二是合理申报预算项目支出。秉持“量入为出、保障重点”理念,充分考量学校收入水平,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实事求是提出具体项目支出安排建议,工作目标到期的要取消安排,工作任务减少的要压减安排,新增重大任务的要从严安排,提升项目预算申报质效。
(二)聚焦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厉行节约走深走实。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有关要求,始终坚持严和紧的主基调不放松,切实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一是严格部门预算编制,大力消减低效无效项目支出。二是严格预算支出管控。按照务实节约原则,认真落实上级部门要求,从严控制会议、差旅、培训、展会论坛、规划编制、网络运行维护、委托业务等预算规模,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预算执行中新增临时性支出的,应通过部门内部调整支出结构解决。
(三)聚焦财政资源统筹,着力提升资金保障能力。推动落实资源大统筹机制,存量增量协同发力、资产资源充分利用、财政拨款单位资金同频共振,提高资源配置的集聚效应。
三、具体工作
各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工作情况,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需上报预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收支预算
1.收入预算。各部门要对2026年预计取得的各项收入(如创收收入、专项拨款、其他收入等)进行认真研究分析,科学合理预测收入数据。
2.支出预算。各部门要结合预计收入情况认真研究分析本部门2026年预算支出事项,考虑充分全面,做到应报尽报(包括各部门归口管理使用学校经费支付的事项),避免在预算执行期追加预算的现象发生。公用经费、公务交通费、实验经费、实习经费、学生经费(含第二课堂教育经费、就业分配指导经费)、党建经费无需单独申报预算,由学校统一核定。
(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2025年,学校根据上级部门“零基预算”要求,对当年拨款均已标注使用截止时限,除此之外学校将按照财政“零余额”资金管理要求进行清理,对于特殊情况各部门需上报资金申请及佐证材料,学校视情况予以回拨项目指标。
(三)跨年结转事项
跨年结转事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应付未付款项,二是需主管部门认定的经费拨款。
1.应付未付款项。主要是指当年已经签订合同或取得发票,未能报销的事项,对于此种情况各部门应认真梳理,提供完整的佐证材料申请结转资金。
2.专项经费。此处涉及的专项经费主要是指按财政资金管理要求,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但由于项目期与资金使用期限不一致,或延期导致需要继续结转使用的资金。主要包括“5字头”横向、纵向科研经费、研究生业务费、人才经费等。对于此类情况需经主管部门认定(科技处、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研究生院、人事处等)方可结转使用。
四、报送要求
(一)2026年收支预算申报
以学院、部、处、办及直属单位为独立预算单位,填报《东北农业大学2026年部门收入预计表》和《东北农业大学2026年度部门支出专项预算申报表》(见附件)。报送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电子版发送到jcc1@neau.edu.cn邮箱;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报送财务处215室;联系人:崔老师、陈老师;联系电话:55190889、55191234。报送截止时间:2025年12月1日。
(二)跨年结转、结算事项
2025年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和再次申请使用工作将在财务封账后另行部署开展。
特此通知。
东北农业大学财务处
202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