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10月26日消息(记者马俊玮)2023年是我国著名动物组织胚胎学家、农业教育家秦鹏春先生诞辰百年。为缅怀秦鹏春先生在教研、育人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学习和传承先生的精神品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教育家精神,10月20日上午,由东北农业大学与秦鹏春教育基金共同举办的纪念秦鹏春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举行。纪念秦鹏春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供图)会上,东北农业大...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6日电(林治行 张家玮 王赢 张秋月)2023年是我国著名动物组织胚胎学家、农业教育家秦鹏春先生诞辰百年。为缅怀秦鹏春先生在教研、育人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学习和传承先生的精神品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教育家精神,近日,由东北农业大学与秦鹏春教育基金共同举办的纪念秦鹏春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在东北农业大学音乐厅举行。秦鹏春先生弟子、山东农业大学谭景和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首届生物工...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近日,东北农业大学组织民主党派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专题学习。民盟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主委许修宏,副主委许晓曦、委员李春、王丽秋、罗继龙参加了学习。专题学习由许晓曦主持。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东北农业大学近日联合举办2024届毕业生秋季供需见面洽谈会,现场有4000余名学生参加此次秋季供需见面洽谈会。本次供需见面洽谈会邀请来自全国23个省(市区)的348家用人单位参加,其中500强企业及其子公司105家、国有企业88家、上市公司79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岗位需求涵盖本、硕、博各学历层次以及所有专业。招聘会现场用人单位共收到毕业生简历1...
相信大家对南瓜并不陌生,但你是否见到过两个人都搬不动的大南瓜,像是从童话世界走出来的一样。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图书馆旁的草地上,就有这样的巨型大南瓜,独一份,现在“网红大南瓜”成了新晋的打卡地,每天吸引师生们和附近居民拍照留影。重达40公斤,长度90厘米,直径60厘米,甚至将它围起来需要5双手,它就是“美王巨型南瓜”。为啥它会“突然出现”?其实,它属于试验和科研品种,对研究南瓜生长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培...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拍摄的应用了嗜/耐盐微生物菌剂的水稻田(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玥 摄新华社哈尔滨10月15日电(记者张玥)眼下,正值中国产粮大省黑龙江的丰收时间。不仅沃野黑土丰收在望,而且农业科学家正用一种新技术提高着盐碱地的生产力,也找到了盐碱地里的“丰收密码”。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由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专家组成的测产组走进长山乡长红村的嗜/耐盐微生物菌剂水稻试验田,相邻的两块地...
(新闻来源:龙视新闻联播2023年10月13日
编者按:为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有关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的重要论述。东北网10月起推出《龙江振兴必有我》专题报道,走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讲述龙江领军青年人物在各行各业中踔厉奋发、攻坚克难的生动故事,展示他们在奋力开创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新局面伟大进程中的使命担当。东北网10月12日讯(记者...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和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大兴农场有限公司的协同创新基地内传来水稻丰收的好消息,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刘宏斌研究员宣布,连续进行6年秸秆还田的田块内水稻每亩实收产量达到了758kg,秸秆还田技术喜获高产。专家组实地考察水稻长势情况黑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7人专...
东北网10月11日讯(记者 杨帆)近日,东北农业大学和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大兴农场有限公司的协同创新基地内传来水稻丰收的好消息,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刘宏斌研究员宣布,连续进行6年秸秆还田的田块内水稻每亩实收产量达到了758kg,秸秆还田技术喜获高产。胡春光向专家组介绍秸秆还田实施过程。黑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