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17日,2025年畜牧智能装备与智慧养殖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市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主办,我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及中国畜牧业协会协办。我校校长刘竹青,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秦玉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王晓浒,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应宽,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明富、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出席会议并致辞。

刘竹青对全体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东北农业大学作为东北三省一区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农业高校和省属唯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智慧畜牧方向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作为省属高校唯一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在人才引进、培育、评价和激励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校智慧养殖相关学科、平台、团队与来自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为智慧畜牧行业、产业的发展共同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晓浒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畜牧业大省,发展智慧畜牧、推动畜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是黑龙江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打造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然选择。他表示,黑龙江省科技厅高度重视智慧畜牧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创新投入、科研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希望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与黑龙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智慧畜牧科技成果在龙江大地的转化应用,共同谱写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

李金祥表示,智慧畜牧已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更是大国农业角逐科技制高点的“战略要冲”,他总结了近年来智慧养殖的成效,并从抓基础关键数据、抓新型人才培育、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智慧场景应用四个方面提出希望。他指出,要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的战略机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数字技术与畜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畜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发布了由我校电气与信息学院沈维政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寒区规模化奶牛舍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规模化牧场奶牛采食信息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奶牛生产性能(DHI)数据自动解读技术规程》3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会上,由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的四个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共同发表项目一体化推进宣言。我校与北京国科诚泰农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小龙潜行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据悉,本次研讨会以“创新引领AI赋能畜牧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领军企业与一线从业者,分享全球智慧牧场建设经验,聚焦畜禽健康高效感知、畜禽养殖智能作业装备、人工智能与畜牧大数据挖掘应用,分享国内外畜牧智慧养殖技术与装备的最新研究进展、科研成果及解决方案,旨在致力于推动我国畜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及全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来自荷兰、挪威、俄罗斯、丹麦、比利时、埃及等6个国家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70余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代表及北京小龙潜行、北京国科诚泰、青岛大牧人、宁夏西云数据、深圳数影科技、安徽哈泰智能等国内权威养殖企业的行业专家共计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供稿/电气与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