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近期召开。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宣传部将开通“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专题网站”,全面报道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筹备、召开、贯彻落实情况,全面宣传本次党代会制定的发展规划、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即日起,校园网主页将推出“喜迎党代会”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方面工作呈现出的新局面及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礼赞学校建设成就,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以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气神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学校坚持守正创新,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优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环境,通过弘扬东农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强化文明校园建设,使文化力量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省级文明校园标兵等多项荣誉,持续扩大文化影响力。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通过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论坛、耕读文化节系列活动及校园文化环境升级等重大举措,进一步夯实了文化育人的根基,展现了东农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回顾201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持续深化,不仅增强了师生对东农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以文化引领助力学校国家“双一流”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传承创新并举,凝练校园文化精神内核
东农精神是学校发展历程中凝练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018年以来,学校不断挖掘和弘扬东农精神,通过开展特色活动、塑造典型人物、策划文化作品等方式,使东农精神焕发出新时代光彩。

学校积极策划并举办了两届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论坛,以此为平台,深度展现了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在东农沃土上的赓续光大。特别是在2023年举办的纪念秦鹏春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全面回顾了秦鹏春先生的学术贡献和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师生以先贤为榜样,勇攀科学高峰。此外,学校还精心编纂了《蒋亦元传》《探索生命奥秘-秦鹏春诞辰百年纪念文集》等东农人物文集,展现东农人干事创业的生动事迹,为东农精神的传承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在文化作品创作方面,学校紧扣时代主题,策划制作了《书写教育强国路上的东农新篇》《以吾辈之力书写东农荣光》《使命之征》等10余部宣传片,并制作了《稼穑飞歌》《稼穑丰歌》等学校宣传片,全方位展示了东农人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东农精神,矢志强农兴邦,勇攀学术高峰、服务社会发展的卓越风采。这些文化作品不仅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此外,学校建成了校史馆,全面展示学校发展历程,具象化东农精神内涵,并通过持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校史育人工作深入开展。近年来累计接待校内外参观人员6万余人次,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新教职工入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场所。
厚植文化底蕴,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018年以来,学校不断丰富文化建设载体,打造富有东农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学校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升级计划”的实施,完成了多个校园文化地标的建设,如“后稷园”文化地标、农耕文化展示、历史典故雕塑群等,使校园文化环境更加厚重,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认同感。此外,学校还不断优化校园文化设施,完成了校园路标路牌的更新工作,主楼大厅和三楼文化墙建设、北门景观石文化阐释、完成许振英、王金陵、余友泰和秦鹏春雕塑周边环境的改造升级,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繁荣计划”,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两届耕读文化节系列活动,引导师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强化知农爱农、强农兴农责任担当,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也成为农业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的典范,得到了《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启动了“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共立项重点项目10项,一般项目10项,按照“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建设、持续化推进”的思路,充分调动全校各基层党委积极性,为各学院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学校持续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世界读书日,名师荐书等活动,推动阅读文化建设,增强师生的文化素养。学校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学校杰出校友周琪院士、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等知名人士做客“后稷讲坛”“金陵讲坛”,国家一级编剧、词作家胡小石先生做客“校园文化快车”等,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师生的文化品位。

文明创建引领,彰显校园文化品格内涵
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8年以来,学校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不断提升师生的精神风貌。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李景富教授获得“感动龙江”年度人物,2021年,岳奎忠教授再获此殊荣。此外,学校还广泛开展国家级、省级、校级先进人物的评选和推荐工作,2023年,陈庆山教授荣获“第九届全省道德模范”称号,并作为典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讲。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广大师生,也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教材。

在文明校园建设方面,学校不断优化文明单位创建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学校被授予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称号和省级文明校园标兵称号,标志着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学校持续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积极推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并承办省人大“农业法普法进校园”活动,受到省人大专函认可,成为唯一入选省人大立法联系点的省属高校。

文化引领再发展,凝心聚力再出发。回顾2018年以来学校文化建设的历程,东农精神的弘扬、校园文化的繁荣、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构筑了学校发展的坚实文化根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已成为凝聚师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不断增强学校的文化自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文化建设助推内涵式发展,进一步丰富东农文化内涵,拓展文化育人载体,打造更多具有东农特色的文化品牌,为学校加快推进建设国家“双一流”和省高水平大学提供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撑。在东农精神的引领下,全体师生将携手共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新时代东农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报道/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