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校统一战线成员通过多种方式热切关注两会盛况,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领悟会议精神,围绕两会热点话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把实干、责任、担当书写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征程上,为持续推动我校国家“双一流”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画出最大同心圆。
省政协委员、民盟黑龙江省委会副主委、我校副校长孙占峰:当前全国两会是举国上下热议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时,全面谋划“十五五”开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尤显意义重大。作为省政协委员、民盟的一员,接下来工作中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界别优势特点,围绕依靠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实践,扎实开展参政议政、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工作,积极议政建言,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能力,为助力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一流农业高校建设发挥应有的贡献。
省政协委员、民盟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主委许修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深感肩上责任重大,要深刻领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思想,不仅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还要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引导学生厚植“三农”情怀、树立科技报国志向。在科研工作中,要弘扬科学家精神,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为攻克行业“卡脖子”难题不懈努力。同时,作为民主党派负责人,号召全校盟员积极学习两会精神,并在各自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为我校“双一流”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贡献。
省政协委员、民进东北农业大学支部主委李术:过去一年里,我国在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作为高校教师、统战成员,我将深入学习领会报告内容,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教兴农、科技强农的初心使命,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龙江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革东北农业大学支部主委才华: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关于人才培养的答记者问中深刻阐述了教育在应对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作为高校民主党派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必须主动求变,积极应变。怀进鹏部长提出的“加快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等举措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充分发挥党派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教育改革贡献力量;我们要深入调研,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人才需求,为高校学科设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真知灼见;我们要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农工党东北农业大学支部主委谢秋菊: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并将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令人振奋。我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高度赞同并热切期盼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发展智慧农业是破解农业发展瓶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智慧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慧农业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作为农业院校中的信息科技领域工作者,我坚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智慧农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实现农业强国梦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民建东北农业大学支部主委崔进:2025全国两会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核心任务,为高校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作为民主党派主委,要带领党派成员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科研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培养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人才,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东农民建全体成员将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为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言献策,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民盟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许晓曦: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这为高等教育改革注入强劲动能。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构建“智能底座+专业前沿”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具弹性与前瞻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面对DeepSeek、ChatGPT等AI技术对教育形式的冲击,需要导师率先进行思维调整并利用新技术为学生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奋楫者先、创新者强”,作为民盟盟员,要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的职能落到实处,在智能教育革新、科技成果普惠、职教体系优化等领域持续深耕,让两会精神在教书育人、建言资政的双向奔赴中绽放时代光华。
(供稿/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