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月18至20日,我校副校长陈庆山带领“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马韫韬、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副研究员王囡囡,先后前往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有限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和融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开展专项调研。农学院、电气与信息学院、文理学院和植物保护学院部分教师参加调研。

在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有限公司,陈庆山一行参观了现代化农机装备库和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并与公司有关同志开展座谈交流。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王宝生、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陈震对团队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王宝生指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致力于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下一步公司将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为智慧农业项目提供资源和支持。陈庆山表示,双方校企合作已进入深度协同阶段,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合作,通过共建科技小院、人才培养基地等举措为智慧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会上,实验室团队成员张倩介绍了大豆和玉米数字化生产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融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陈庆山一行参观了企业的荣史馆和智能农机装备库,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公司负责人员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和农业生产大数据可视化平台运行情况,并表示希望同我校加深联系,深化交流合作。陈庆山对公司在农业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分享了推进智慧农场建设的宝贵经验。农学院智慧农业系主任魏峭嵘介绍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并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研究启动本科生驻企实训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在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陈庆山一行参观了公司的智能农机库和智慧农业展览馆并与公司负责同志进行交流。会上,实验室团队成员赵振庆对上一年度在公司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陈庆山强调,本次推进会达成了两项重要的合作意向,一是建立技术需求的动态响应机制,二是推动本科生驻企实训项目落地,通过双导师制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了“精准对接、深度协同”的新阶段。
据悉,本次调研聚焦智慧农场建设痛点、技术研发深度对接与校企协同育人三大核心议题,通过“一地一策”精准对接,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达成技术需求动态响应机制、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多项战略合作。实验室团队中智慧农业系教师深度调研三家企业,通过精准锚定产业技术人才缺口,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依据。实验室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布局,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龙江智慧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才智与力量。
(供稿/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