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校地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4月3日,巴彦县县委书记汪育欣,县委副书记、县长祁彦勇,县政协主席李彦国,县委常委、副县长白晶玉一行赴我校开展合作对接。我校党委书记付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孙世钧、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任(院长)李其林、农学院院长辛大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余志刚、农学院教授刘珊珊、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春艳,食品学院教授张华江、王欢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孙世钧主持。


孙世钧介绍与会领导与专家,并代表学校对汪育欣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回顾了学校赴巴彦县进行对接的历程,并感谢巴彦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表示,此次座谈会是校地双方进一步推动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期待各位领导与专家深入交流,共商合作方向。

祁彦勇对巴彦县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他以“畜牧大县,富足粮仓;将军故里,英雄之乡;文称江省,凤起松江”为切入点,介绍了巴彦县深厚的人文底蕴,并介绍了大豆、生猪等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他表示,双方将充分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要素,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聚焦发展目标,携手开创巴彦县产业发展的崭新局面,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地合作科科长徐文越就县校合作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农业与畜牧业提质增效、产业链上下游完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以及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紧密结合各领域、各行业的实际需求,剖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汪育欣表示,在前期的调研与交流中,双方已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他希望,双方能够围绕巴彦县的种植、养殖、加工以及人文历史等多领域展开,形成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协同,助力双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秉持“高站位,小切口”的合作理念,聚焦具体合作领域中的关键任务,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他表示,巴彦县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全力为东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提供坚实的载体平台,全方位支持科研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付强对汪育欣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我校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省属“双一流”高校,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扎根黑土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践行着高校的使命和职责。就做好下一步县校合作,付强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项目规划应完整且系统全面,紧密结合巴彦县的实际需求与东北农业大学的科研优势,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与责任主体,确保项目落地有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合作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聚焦核心合作领域,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巴彦县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围绕巴彦县大豆、玉米、生猪等主导产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助力巴彦县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县。三是构建深度合作模式,在全面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县校合作新范式,打破传统合作模式的局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注重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从单一项目合作向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转变,从短期合作向长期稳定合作转变,确保合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付强表示,在即将举行的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三进三促”行动东北农业大学专场上,全省各厅局和高校等将共同见证巴彦县与东北农业大学签署共建协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促进县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此次对接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双方的务实合作将助力东北农业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动巴彦县经济实现腾飞,共同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