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5〕2号)精神,加强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决定举办第十四届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参赛对象
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师
三、大赛时间
2025年10月—2025年11月
四、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三条赛道)
1.成长赛道。面向中低年级学生(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考察学生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参赛材料要求:
(1)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设定职业目标的过程;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成效;职业目标及行动的动态调整等(PDF格式,文字不超过2000字,图表不超过5张)。
(2)生涯发展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2.就业赛道。面向高年级学生,本科三、四年级(部分专业五年级)学生,全体研究生(不含已推免确定升学学生)。考察学生求职实战能力,对照目标职业及岗位要求,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
参赛材料要求:
(1)求职简历(PDF格式)。
(2)求职综合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3)辅助证明材料,包括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PDF格式,整合为单个文件,不超过50MB)。
3.课程教学赛道。面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不含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相关专业类课程)主讲教师,考察课程建设和创新情况以及实施效果。
参赛材料要求:
(1)课程教学赛道参赛申报表。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团队、特色创新点等方面内容。
(2)课程支撑材料。包括课程教案、评教结果及其他证明材料(合并成单个PDF格式文件,不超过30MB)。
(3)参赛材料。参赛课程应保证相关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选手承担相应责任。
(二)学生组赛制和奖项
1.学生组大赛采用院赛、校初赛、校复赛、校决赛四级赛制。
2.院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校初赛、校复赛、校决赛由招生就业处组织。
3.每条赛道,各学院至少推荐2名选手、至多推荐5名选手进入校初赛。校初赛主要采取文审方式,成长赛道确定20名选手进入校复赛;就业赛道确定24名选手进入校复赛。
4.校复赛采取现场赛的方式,每条赛道确定10名选手进入校决赛。
5.校决赛每条赛道均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6.优秀组织奖依据各学院学生注册平台情况以及两条赛道整体参赛组织情况和获奖情况进行评选。
7.招生就业处将根据省赛组委会有关要求和分配名额,择优推荐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后续省赛和国赛角逐。
(三)学生组赛程安排
1.院赛(10月27日至11月10日)
各学院参照本通知制定院赛方案,举办学院初赛。组织学生注册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登录平台页面即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11月10日11:00前,各学院确认全体参赛选手是否完成大赛平台报名,并将推荐校初赛选手的所有参赛资料(以“学院+赛道名称+姓名”命名)和院赛总结材料(文字照片形式)提交至主楼531,电子版发送至邮箱tian_elsa@163.com。
2.校初赛(11月11日至11月14日)
校初赛以文审方式开展,成长赛道从职业目标、学习实践行动、优化改进等方面,对生涯发展报告和生涯发展展示材料进行评审。就业赛道从职业目标、岗位胜任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对求职简历、求职综合展示、辅助证明材料进行书面评审。招生就业处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综合考虑院赛参与人数、指导情况和学生综合水平等确定入围校复赛选手名额。
3.校复赛(11月19日)
校复赛采取现场赛方式,包括现场借助PPT陈述(3分钟)、评委提问和选手作答(3分钟)两个环节。成长赛道陈述内容主要包括:自我介绍、职业目标和规划方案。就业赛道陈述内容主要包括:自我介绍、就业目标和行动方案。
4.校决赛(11月具体时间待定)
校决赛采取现场赛方式,成长赛道包括:现场借助PPT主题陈述(7分钟)、评委提问和选手作答(3分钟)两个环节。就业赛道包括:现场借助PPT主题陈述(6分钟)、综合面试(3分钟)两个环节。
(四)教师组赛程安排
课程教学赛道申报表、课程教学赛道汇总表、课程支撑材料(以“学院+赛道名称+姓名”命名),于11月7日前提交邮箱tian_elsa@163.com。学校以文审方式开展,根据省赛组委会有关要求和分配名额,择优推荐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后续省赛和国赛角逐。
四、其他事宜
1.每位参赛选手只能参加一个赛道的比赛,不能同时兼报两个赛道。每位参赛选手只能有一名指导教师。
2.联系方式
联系人:田晓卉
联系电话:0451-55190172
招生就业处
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