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学术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张俊华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11-07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回彦霖 阅读次数:

近日,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团队张俊华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二区Top期刊,IF=8.5)发表了题为“S-adenosyl-L-methionine-dependent methyltransferases FoSAMMT affects the growth and pathogenicity ofFusarium oxysporumthrough FoRPS7”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甲基转移酶在核糖体组装中的作用,为解析植物病原真菌中SAM依赖性甲基转移酶在致病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

由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水稻立枯病不仅严重危害水稻产量和品质,而且其产生的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还严重危害人畜健康。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性甲基转移酶(FoSAMMT)利用S-腺苷-L-甲硫氨酸(SAM)作为甲基供体催化甲基化反应,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相关功能研究较少。研究发现,敲除尖孢镰孢菌SAM依赖性甲基转移酶FoSAMMT后,菌落直径减小、气生菌丝减少、菌丝干重显著降低、呕吐毒素产生量减少、菌株对水稻的致病性和对多种胁迫因子的耐受性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FoSAMMT与尖孢镰孢菌核糖体蛋白S7(FoRPS7)相互作用,敲除FoSAMMT或沉默FoRPS7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特别是沉默FoRPS7上调FoSAMMT表达,同时削弱了尖孢镰孢菌对水稻的致病性。这一发现不仅为甲基转移酶在核糖体组装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还表明甲基化修饰可能通过与核糖体蛋白的相互作用参与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相关的代谢过程。

张俊华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24级博士研究生任志国,2023级硕士研究生赵轩杰和已毕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亮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论文得到了黑龙江省绿色植保项目(2130108)、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ZX02B0502)和黑龙江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项目(2025)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10.1016/j.ijbiomac.2025.148693

(供稿/植物保护学院)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