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资源与环境学院在音乐厅剧场举办“黑土·耕读”讲堂第六讲,邀请了6位行业内优秀校友作经验分享,学院党委副书记袁洪波、全体辅导员以及6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会议由学院团委书记陈帅主持。


活动伊始,陈帅以“黑土耕读中的知行力量”为题开展了一次主题宣讲,深入解读耕读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承,通过讲述何万云先生勘测黑土、刘元英教授深耕稻田的动人传承故事,张颖、曲建华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守护黑土的责任担当,带领在场师生重温资环人扎根沃土的初心与坚守。
在分享交流环节,2019届毕业生张鹤、陈萌萌、高锋,2021届毕业生王雪聪,2023届毕业生王轶昂,2024届毕业生项琳松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依次结合自身工作与学习经历,分享实践经验、职业心得与人生感悟,为在场学子搭建起一座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成长参考。

袁洪波作总结发言,他对几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对校友们“以专业立岗、以担当建功”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寄语学子,要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在学习与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深刻领悟耕读精神的时代意义,未来成长为能为黑土守护、龙江发展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
活动现场,同学们认真聆听、深入思考,在对专业发展、时代使命的了解过程中明确成长目标和奋斗方向。参会学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堂不仅深化了对耕读文化的理解,更从校友们“扎根不同领域、共践耕读精神”的经历中找到了成长坐标,未来将以前辈与校友为榜样,在守护黑土、服务社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据悉,资源与环境学院始终将耕读教育贯穿于新时代人才培养全过程。今年上半年,学院已陆续带领学生团队赴绥化市庆安县柳河农场、向阳基地及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多次耕读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拓宽了耕作认知维度,进一步推动耕读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学院旨在通过此类实践,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教室、走进广袤田野,树立强农兴农志向、增强实践本领,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