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庆祝我校艺术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活动,“博雅美育”第59期——《民间艺术采集》课程学生作品展正式拉开帷幕。9月28日,学校党委副书记贺景平、艺术学院相关领导及民间艺术采集任课教师们观看作品展。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2023级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全体同学在课程学习中所创作的312幅精彩作品,涵盖摄影、速写、色彩写生及创新设计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了学生们深入生活、扎根民间进行艺术采集与转化的丰硕成果。
《民间艺术采集》是艺术学院一门富有特色的实践实训课程。该课程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如安徽宏村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通过田野调查、现场写生、非遗访谈等方式,系统采集、记录和研究民间艺术的形态与精神内涵,旨在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认知、敏锐的观察能力、扎实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将传统元素转化为当代设计的创新能力,为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未来艺术创作奠定坚实根基。此次展出的作品题材丰富,视角独特。摄影作品生动捕捉了徽派建筑的细节神韵与民间匠人的劳作瞬间;速写与色彩写生以流畅的线条和和谐的色调,记录了同学们对乡村景观、生活场景的直观感受与艺术提炼;设计作品充分体现了学习的升华,同学们巧妙地将徽州建筑符号、非遗技艺等传统元素,融入标志、IP形象、海报、插画、环境艺术等现代设计语言中,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碰撞出的无限活力。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民间艺术采集》课程教学效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艺术学院坚持“以美育人、实践育人”理念,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推动“艺馨兴农”的生动实践,既展现了年轻一代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理解与创造性继承,也为建院20周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获得广泛好评。
(供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