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基层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发布日期:2025-09-23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回彦霖 阅读次数:

今日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的深切关怀。

耕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乡村振兴战略赋予耕读教育新的时代使命。在东北农业大学第三届耕读文化节即将启幕之际,学院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以实际行动继续深耕“三农”,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农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学院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许静波:自2018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8年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深情厚望。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我们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领学生厚植爱农情怀,讲好耕读故事,积极创新耕读教育的载体和形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三农”问题学术交流基地主任赵继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给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激发了我们参与学术交流、理论研究和咨政服务的积极性。我们将立足中国特色“三农”理论与实践,充分发挥“三农”基地的桥梁作用,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治理和农业现代化等问题开展研究,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吴玲:“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深度诠释尊重农民、重视农业、礼赞丰收的大国情怀,充分彰显赓续农耕文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国家意志。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立足“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的主题,接续讲好“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受尊重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三农”故事。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党支部书记谷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更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既是方法论,更是宣言书。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三农”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以理论自觉回应时代命题,将“三农”叙事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学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农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士生导师肖大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农业农村现代化历史的创造是党中央、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合力作用的结果。党中央把脉定向,给足政策,农民群众发挥历史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作用,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在合力不断作用下必将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必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将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而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习思想概论教研部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刘鑫: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开展耕读教育指明了方向。涉农高校应该从深挖耕读文化资源,打造优质课程教材体系;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践行勤耕重读知行合一等方面入手,促进耕读文化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硕士生导师顾尔康:乡村振兴,未来可期。历史向我们证明,我们走过“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峥嵘历程,中国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作的贡献是值得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全面开启,我们要牢记为农服务使命,引导学生厚植“三农”情怀,弘扬农耕文明,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习思想概论教研部教师姜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重要地位和人民主体作用理论的生动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将讲话精神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教师、省“三农”问题学术交流基地秘书刘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农民、感恩土地的大国,以最隆重的方式,为最可爱的人奏响的丰收乐章。农业强国的大厦,需要青年一代一砖一瓦砌就。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三农”事业,锤炼强农本领,掌握农业新技术,激发农业新产能,实现科技富农强农,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教师刘照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凸显了“三农”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立足学科特色,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铸魂育人使命,以行业精神和地域文化为研究核心,以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人才为目标,为建设充满凝聚力、战斗力、团队精神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和打造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而砥砺前行,努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