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6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园艺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园艺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联合承办。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35个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会,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园艺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展开深度交流与讨论。

开幕式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园艺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吴青君主持。

我校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樊东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他指出,近年来学院在农作物的重大病虫害防控、生物农药研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园艺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我校植物保护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强调,近年来园艺作物病虫害的损失在我国日益严重,在各类作物中占据着较大比重。各位与会专家要通力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解决突出问题,减少园艺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我国园艺作物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在学术报告环节中,6位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进行了前沿的学术成果分享。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栾军波教授作题为《共生菌调控粉虱及其寄生蜂生殖的分子机制》的报告。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刘勇研究员作题为《生物+化学,协同防控蔬菜病害的实践》的报告。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常亚文作题为《高温影响三叶斑潜蝇对阿维菌素耐受性机理的研究》的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郭兆将作题为《小菜蛾对Bt抗药性进化的遗传调控机制》的报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晓雪作题为《肠道共生菌组成调控机制及其对橘小实蝇适应性的影响》的报告。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程晓非教授作题为《植物病毒致病机制解析》的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更集中展示了园艺作物病虫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前沿技术,为提升园艺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健康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应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园艺作物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推动我国园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