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届国际实物互联网大会(IPIC2025)在香港成功举办,大会由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ISE)及先进制造研究院(RIAM)承办。我校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团队王一甲教授的会议论文《Agri-Physical Internet: from a Human-Machine-Environment Perspective》(农业实物互联网:来自人-机-环的视角)经过严格同行评审遴选,在100余篇投稿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年国际实物互联网(IPIC)大会“最佳会议论文一等奖”。

获奖论文提出了一种人—机—环境协同视角下的农业物联网系统框架,在农田水土环境传感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农机装备的感知框架下,基于A(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 Computing,云计算)+D(Data Analysis,数据分析)的技术集成,实现作业人员状态监测预警、农机智能控制与农田环境动态感知与调控修复三大功能,提升农业生产系统中各要素的协同效能,推动农业向生态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王一甲教授负责的“农业生产与运营管理”课题组致力于研究“水—土—人—机”等农业生产资源耦合关系解析与协同智能管控,探索多农业生产要素协同智能提升路径。此次获奖不仅体现了我校在智慧农业生产管理研究优势,也展示了王一甲教授在前沿技术创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的积极贡献。
据悉,国际实物互联网大会(International Physical Internet Conference,IPIC)自2014年开始创办,至今已举办11届,是实物互联网领域的全球顶级论坛。本届国际实物互联网大会汇聚了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包括中国、欧盟、美国、日本、澳洲、法国、菲律宾等全球领先的研究人员、企业和行业专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大会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实物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交流平台。
(供稿/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