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美育教育实践,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教务处、校团委、我校美育教育中心、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非遗之美”美育教育系列课程,于4月16日下午在新艺术楼413教室正式开课。


本次课程邀请到黑龙江省级芦苇画非遗传承人李永福、隋广莲为同学们讲解芦苇画的非遗文化。课堂上,李永福、隋广莲详细介绍了芦苇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制作工艺,让大家对芦苇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专业的讲解,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芦苇画的艺术之美,更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环节,学生们纷纷动手尝试制作芦苇画。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完成了挑选芦苇、剪裁、粘贴、制画等环节,一幅幅精美的芦苇画作品诞生。

据悉,“非遗之美”美育教育系列课程共八期,每周三下午开课,课程将持续至今年6月。课程将围绕塞北鱼皮、芦苇画、烙画葫芦、方正剪纸、纸鸢、刺绣灯笼、兰花扎染、麦秆画等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开展沉浸式学习与创作。课程上线后,报名人数近500人,充分显示出东农学子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与热情。此次系列课程的举办是艺术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美育教育的一次重要尝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学习非遗文化的平台,更通过沉浸式的学习与创作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接下来,学院将不断策划系列美育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和艺术素养,为学校美育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贡献力量。
(供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