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学院师生的国家安全责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筑牢思想防线,4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成栋楼1010会议室举办第二十八期“名师讲坛”,邀请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德胜作专题讲座,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讲坛。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继颖主持。


高德胜作题为《漫谈国家安全领域证据的构成》的专题讲座。他紧扣国家安全主线,围绕国家安全领域证据构成主题,以现实需要、功能定位和学科要求三个维度为切入点阐述国家安全问题的现实需要。他针对国家安全领域证据的认定凸显针对性与特殊性等特点,深入剖析国家安全领域内的证据构成要件,创新性提出“动机上有理由、理论上有可能、现实中有迹象”的认定标准,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风险防范提供理论支撑。

赵继颖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高德胜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角度新颖,让大家对国家安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深刻体会到自己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给予大家重要启示,一是深化思想认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学院师生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围绕国家安全发展的重大需求、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为国家安全事业发展贡献东农力量。二是筑牢育人阵地,践行国家安全教育使命。思政课要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思政课教师要将国家安全教育有机嵌入育人全过程。通过开设“国家安全教育”等课程,激发大学生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热情,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引领大学生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成为师生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