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基层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我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精神”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08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侯诗辰 阅读次数: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清明节来临之际,学生工作部与各学院协同联动,通过“实践体验筑基-文化涵养润心-理论武装铸魂”的育人路径,引导师生在慎终追远中赓续英烈精神,于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全校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参与师生三千余人次。

实践铸魂,在躬身追思中传承使命担当

学生工作部组织学校军事协会成员前往哈尔滨市烈士陵园开展祭扫及参观烈士纪念馆活动,学生代表以铿锵誓言致敬英烈。副校长刘忠华带领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及“秦鹏春班”全体师生在秦鹏春先生铜像前庄重举行献花仪式,重温先生科教报国之路,传承使命担当。副校长陈庆山带领农学院师生代表共同追思王金陵先生,生动讲述先生扎根黑土、矢志报国的感人事迹。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师生代表向许振英、王庆镐、盛志廉、杨山四位先生铜像献花,讲述先生们躬耕畜牧科研、奠基学科体系的奋斗故事,引导师生在默哀追思中体悟精神传承。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学生党员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在实景教学中感悟民族苦难史。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学生亲手制作素纸花、千纸鹤,前往烈士陵园祭扫献花。园艺园林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铿锵的誓词久久回荡,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筑牢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信念。

文化浸润,在传统创新中厚植家国情怀

食品学院将清明食俗转化为劳动教育鲜活场景,组织学生亲手体验植物染蛋技艺,在节气美食制作中感悟“敬自然、惜粮源”的农耕智慧。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发起“三行诗,寄追思”创作活动,以微型诗歌为载体,引导东农学子用凝练笔触抒发家国情怀。文理学院打造“云端追思忆忠魂,薪火相传启新程”爱国教育品牌,让青年在沉浸式学习中增强历史使命感。电气与信息学院、依托新媒体技术实现文化破圈传播,依托易班课群线上学习打卡的形式,吸引超千人次参与线上互动。植物保护学院组织学生围绕“追思怀远”“春耕农事”“节气文化”三大主题创作20余幅手抄报作品,将农耕智慧凝于尺素之间。

理论强基,在学史明理中汲取信仰力量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特色团日活动,在《松花江流域治理规划》等历史文献中淬炼“治水报国”的青春担当。资源与环境学院深挖校史富矿,组织师生通过泛黄的实验手稿、田间地头的科研故事,解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密码。动物医学学院将理论课堂搬进学生寝室,以师生共话形式开展“脱贫攻坚中的兽医担当”等微党课研讨,让理论照进现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推出“见字如面,红色家书”沉浸式课堂,精选赵一曼诀别信、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等20余封革命书信,通过角色扮演、双语诵读等方式,搭建起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系列教育活动覆盖全校万余名师生,通过“校史寻根+场景教学+情感共鸣”的立体化学习模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照亮青春航向的信仰灯塔。

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启智润心守精神沃土,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传统节日育人功能,创新活动载体,让红色基因在躬耕黑土中永续传承,让家国情怀在强农报国中绽放华彩。

供稿/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