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东北农业大学党委聚力推动“一融双高”,积极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把稳党建工作“方向盘”,推动理论武装见实效。学校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带头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一是理论学习“走心”更“入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文章,党委书记带头开展宣讲,班子成员专题深入学习研讨,带动广大师生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感恩奋进,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师生心田。二是意识形态“有责”更“尽责”。大力推进“意识形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不断加强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深入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航计划”30条,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稳定隐患,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三是民主决策“接地”更“落地”。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针对制约发展瓶颈,成立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16个攻坚专班,快速有效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决策落实到位,惠及师生群众。
夯实党建工作“主阵地”,推动高质量党建筑堡垒。学校党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聚焦“三项建设”促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一是聚焦“组织建设”强基础。大力推进“三推两强”工程,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出台基层党建五年规划,实现全校24个基层党委(总支)及345个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100%全覆盖,基层党建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二是聚焦“能力建设”强本领。深入开展“学习培训三年行动”,举办处级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科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及全校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在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党务工作队伍业务能力节节攀升。三是聚焦“品牌建设”强示范。积极开展党建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打造部、省、校三级党建示范点“雁阵格局”。近五年,学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10个,获得黑龙江省基层党建示范点等省级荣誉23个,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党建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发凸显。
打好党建工作“组合拳”,推动融合发展增动能。学校党委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双一流”加速建设。一是抓好“选育管用”建队伍。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坚持重品行、重能力、重业绩、重公论,完善处级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锻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干部队伍。2024年,作为省属高校唯一代表在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获批年轻干部重要行为纪实试点单位。二是做好“引育并举”聚人才。深入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持续实施“东农聚才计划”“东农学者计划”等系列人才政策,优化了学校、学院、学科三级联动引才机制,形成了“党建+立德强师”“党建+人才引育”等模式,成效显著。现有各类国家级人才116人次、各类省级人才262人次,数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统筹“多点发力”创一流。推进党建与“双一流”建设同向发力,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深入实施ESI学科提升计划和科技创新行动。2018年以来,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ESI全球前1‰行列学科领域1个和前1%行列学科领域6个;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6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9项,转化科技成果282项,科技扶持甘南县获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打造了服务龙江乡村振兴的“东农模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贡献东农智慧和东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