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媒体东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东农 > 正文

龙江先锋网:靶向培训 强基固本 把牢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定盘星”

发布日期:2025-04-03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小添 阅读次数: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扎实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增强政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厚植家国情怀,为助力龙江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贡献东农力量。

凝聚教育培训合力,下好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先手棋”。学校党委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吸引广大师生向党组织积极靠拢。一是强化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重点,精心策划专家讲座、红色研学等活动,建立党性教育宣讲小分队,通过课堂宣讲、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低年级大学生对党的认识,激发入党积极性和主动性。近三年,参加入党启蒙教育新生25737人,实现全覆盖。二是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开展党员结对帮带活动,由支部委员、党员学科带头人与入党积极分子结成对子,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常态化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与优秀党员互动交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引导,在发展源头扣好“第一粒扣子”。截至2024年底,在校师生入党积极分子1.1万余人,占非党师生总数41%。三是强化高层次人才政治吸纳。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学者制度,实行“一对一”跟踪培养,针对新入选的省部级以上非党青年人才,由院系负责人谈心谈话,举办参观党性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引导他们积极靠近党组织,高层次人才中的党员比重逐年提升。近三年,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党员占比均达80%以上。

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提升党员思想政治“软实力”。学校党委针对不同师生群体特点,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一是完善培训机制。面向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群体党员,建立定期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培养、校企联合共育等机制,采用“分众式+点单式”方法,搭建起具有农业大学特点、贴近党员实际的培训制度体系。二是建立网络培训平台。大力推动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龙江先锋网、“学习强国”等平台作用,建好用好学校“党旗飘飘”线上培训平台,及时更新丰富党员教育音视频资源800余个,增强学习教育的便捷性和感染力。近三年,在线培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3万余人次。三是创建教育培训载体。实施“学习培训三年行动”,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等7类人员,开展政治素养、能力作风、业务知识培训,累计受训2万余人。深化“千堂党课进支部”活动,组织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引导党员牢记“第一身份”,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坚持实践育人理念,打造党员服务龙江农业“硬环境”。学校党委注重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着力优化培养锻炼方式,引导师生立足实际、奋斗进取。一是做深做实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融入师生党员培养全过程,开展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科技推广等活动,举办耕读文化节、耕读大课堂,引导师生把传统耕读文化与“三农”情怀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党员干部强农兴农使命感,有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二是打造社会实践课堂。定期组织师生党员开展“根植乡土,初心启航”主题党日、“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组织3万余名师生奔赴全国30个省份、3506个村屯进行实践锻炼,涌现出26支全国大学生实践专项行动优秀团队,累计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项32个、“国创计划”国家级立项56个。三是树立留省就业导向。将党员培训与服务龙江紧密结合,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大《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宣传解读力度,鼓励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为建设农业强省提供人才支撑。近三年,举行就业培训53场、培训学生21885人;毕业生留省就业5844人,占比达到44.5%以上,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