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媒体东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东农 > 正文

龙头新闻:龙江人·正青春|青春之“声”入人心 红色故事“火”出圈

发布日期:2025-03-17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小添 阅读次数:

在黑龙江这片承载着厚重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无数英烈的前赴后继,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热衷传承红色文化,用青春视角讲述红色故事,让往昔的峥嵘岁月鲜活起来,他们就是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帆宣讲团的志愿讲解员。

在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读研究生二年级的韩子媛,是红帆宣讲团的团长,她对红色文化满怀热忱。“我们这一代青年,成长在和平年代,但红色历史不该被遗忘。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让红色故事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韩子媛说。同样念研究生二年级的孙雨鑫,自研究生一年级起就加入了红帆宣讲团,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她说自己参与了几十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学业还是个人成长方面都收获满满。

深受观众欢迎的红帆宣讲团

2023年6月,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红帆”学生工作特色品牌成立了研究生红帆宣讲团,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创新宣讲内容,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不再只是历史书页上的“文字”,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生命。红帆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到黑龙江省档案馆、哈尔滨市第五十九中学、钱塘小学等地宣讲助学,助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堂,巡讲活动累计50余场,覆盖群众近万人,受到了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梁大林介绍说:“我们希望借助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红色故事讲述的局限,让年轻人讲红色故事给年轻人听,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红色历史。同时,红帆宣讲团的成立也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以致用,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互相讲故事,彼此提出宝贵建议

精研细磨 捧出动人故事

红帆宣讲团的成员们深知,讲好红色故事,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团员之间经常互相讲故事,彼此提出宝贵建议,然后再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从故事的逻辑架构,到语言的生动表达,再到情感的真挚传递,都经过反复雕琢。他们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查阅大量资料,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让每一个故事都充满感染力。

团员王文辉告诉记者,他在查阅历史资料时,看到了1920年的老哈尔滨地图,也进一步了解到哈尔滨的尚志大街、兆麟街、一曼街、靖宇街这些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街道是如何来的。于是,他尝试将街名串联,带领观众追溯英雄的足迹。

“漫步在哈尔滨的尚志大街,烟火气扑面而来,道里菜市场里满是可口的小吃。在享受生活的惬意时,别忘了这条街是为纪念抗日名将赵尚志而命名,他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带领东北抗联部队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爱国篇章。行至与之相邻的兆麟街、兆麟公园,其命名也是为了缅怀李兆麟将军,他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些街道所承载的红色记忆,是哈尔滨永不磨灭的精神坐标……”这样的讲述方式,将城市地理与红色历史相连,让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英雄的伟大与历史的厚重。

创新讲述 贴近青年视角

为了让红色故事更贴近年轻人,宣讲团的成员们可谓绞尽脑汁。韩子媛告诉记者,在给小朋友和中学生讲红色故事时,他们就会采用这样别出心裁的开场:“大家都喜欢英雄吧,那你们知道我们黑龙江也有一位英雄吗?他曾经奋战在大庆油田第一线,他就是铁人王进喜。王进喜爷爷在大庆油田开发的艰难时期,面对井喷的危急情况,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成功制服井喷。他这种‘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国的英雄力量!”这样的讲述,瞬间拉近了红色故事与孩子们的距离,让他们对英雄的事迹产生了浓厚兴趣。

每一次成功的宣讲,每一位听众感动的眼神,都是对宣讲团的肯定。他们在传播红色故事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成长与锻炼。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历史文化理解的加深,以及那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孙雨鑫感慨地说:“曾经的我在公众场合讲话都会紧张,如今却能自信地讲述红色故事。通过宣讲,我找到了更好的自己,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者,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参观展览,研究史料

线上线下联动 传播红色精神

如今,红帆宣讲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红色故事广泛传播。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晴介绍说:“红帆宣讲团积极策划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走进大中小学校、社区、场馆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让红色故事在听众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范围,学生们还积极录制讲解音频、短视频等,将龙江的红色声音传播到网络上,让红色文化更加接地气。这不仅在校园内外营造了学习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还提升了他们自身的素养。”

宣讲团成员赵倩回忆起他们作为志愿者参加黑龙江省档案馆“6·9”国际档案日的情景时,对记者说:“活动为期两天,面向全体市民,流动展览这一块要接待络绎不绝的观众。一开始我们都挺紧张,休息时还在背稿子、复盘,但随着一次次的讲解,与市民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从容了。一位老人还激动地对我说,听了我们的讲述,那段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红色精神不能丢啊!”

undefined

到省档案馆学习、查阅资料

黑龙江省档案馆宣教处副处长刘洋评价说:“这些大学生用青春视角解读红色故事,为我们的红色展览和思政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他们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关注到了红色历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展望未来,红帆宣讲团的成员们满怀憧憬,他们计划进一步挖掘黑龙江本地的红色资源,创新形式,持续发挥专业优势,让红色故事在新时代持续“火”下去,激励更多人传承红色精神。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