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媒体东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东农 > 正文

科技日报:野大麦扩繁技术助力盐碱草地修复

发布日期:2023-12-11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小添 阅读次数: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 通讯员张金伟)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该项目由东北农业大学草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崔国文教授团队与齐齐哈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合作。项目创建了标准化野大麦种子扩繁新技术,建立了种子扩繁基地,成功突破野大麦种源不足瓶颈,满足了盐碱地改良和生态修复对野大麦种子的需求。

据介绍,以往草原修复过程中选用的草种生长缓慢,在短期内难见成效。东北农业大学草学学科团队培育出了生长速度快、抗寒能力强、耐盐碱性强、适口性好的国家级牧草新品种“萨尔图野大麦”。该品种在pH 8.0—9.5的盐碱土壤中实现了良好生长和发育,短期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然而,在大范围推广中,这种牧草品种却因种子繁育田面积不足和本身自然落粒等因素,造成种子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项目组在齐齐哈尔市青年林场建成全国最大的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逐步攻克野大麦种子扩繁、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种子收获时期和收获方法等关键技术。经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专家秋季测产,该基地野大麦种子产量达到平均每亩27.7公斤,野大麦种子年产量达2.7吨,为大范围推广补播野大麦、恢复退化草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