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工培训结业仪式现场
9月9日上午,我校在继续教育学院707报告厅举行2017年新教工培训结业仪式。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副校长郭翔宇、组织部部长解宗军、人事处处长于雷、教务处处长王杜春、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友善和83名新入职教职工参加结业仪式。结业仪式由教务处处长王杜春主持。

教务处处长王杜春主持结业仪式
大会首先播放了宣传片《东北农业大学新教师培训纪实》,在场人员一同回顾了十五天的新教师培训,感受了紧张又热烈的培训氛围。

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宣读表彰决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获奖人员上台领奖
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宣读《关于表彰2017年新教师岗前培训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决定》,并为获得“最佳学习奖”、“最佳全勤奖”的优秀班级和获得“最佳先进个人”、“教坛新秀”、“拓展训练”、“最佳文体”的新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随后,九个班的代表分别对培训取得的成绩和收获进行了汇报。

副校长郭翔宇在结业仪式上作总结讲话
郭翔宇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我校第一次对新教师进行半个月时间的全程封闭式集中入职培训,也是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后第一次开展此项工作。学校党委对新教师岗前培训高度重视,孙登林书记亲自设计培训思路,并做第一场培训报告,要求大家做东北农业大学“四有”好老师;包军校长结合“双一流”大学建设,指导大家努力成为一流教师。
郭翔宇对本次新教师培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培训过程中,学校邀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和教学名师与大家交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与感受,安排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讲解我校教学、科研、研究生、人事、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制度安排,有效组织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拓展训练,实地考察了我省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成就,最后进行了精彩的微课模式现场教学展示。
郭翔宇总结了整个培训过程,概括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培训内容丰富充实,21个专题讲座和报告,涵盖了高等教育与大学发展、东农历史与学院风采展示、部门管理与政策制度解读、教师素质与教学技能提升、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与建设等各个方面;二是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既有领导和专家的专题报告、名师讲堂、教学观摩、经验交流,又有学员的分组讨论、网上自学、微格教学展示,还有拓展训练、实地考察、文体交流活动等;三是培训效果明显突出,大家了解了东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熟悉了东农精神、文化和工作环境,训练提高了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技能,增进了新同事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最后,郭翔宇副校长对新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第一,要正确认识大学的根本任务和教师的本职工作。要认识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和任务,不是平等的、并列的关系,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核心职能,是大学更高层次的中心工作。按照《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这表明,人才培养是大学更高层次的中心工作,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教学是下一层次的具体工作。相应地,大学老师的本职工作就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项根本任务来开展。第二,要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目前,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是许多大学比较普遍的一个共性问题。作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像做博士论文那样专研教学方法与技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希望大家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四有”好老师的基础上,还要在课堂上争当“三有三高”教师:一要讲课要有趣,提高学生的抬头率;二要讲课要有理,提高学生的点头率;三要讲课要有用,提高学生的回头率。第三,要科学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当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另一个共性问题是“重科研轻教学”,不管是老师个人,还是学校层面,都有这个倾向。这个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很不利。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要重科研而不轻教学。大学教师,必须重视科研,都应该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否则就不能成为好的大学老师;同时,大学老师更必须重视教学,都应该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名师,否则同样不能成为好的大学老师。在工作中,要努力使科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事科研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科学和现实问题,积累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将科研创新思维、学术理论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丰富、深化、更新课程内容,使课堂教学更有理,更有用。
后记:这是一次针对全校新教工的集中培训,这其中既有学校领导和优秀教师的精彩报告,又有各学院领导的深入交流和微格教学的实战演练,让所有参训教师获益匪浅。在此次培训的理论课程学习阶段,孙登林书记告诫大家要做东北农业大学的好老师,要有理想的信念、扎实的学识、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一颗仁爱之心。明为师之道,学为师之法,道为师之术,根据学校的治学理念,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包军校长深入讲解了一流大学和一流教师的特点,要守规矩,办实事,自身正,办事公,处理问题程序清,充满智慧,敢于担当。有德、有识,有大爱,向着双一流学校的建设目标,不断努力。陈延良副书记就东农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回顾,从第一批农业院校到辗转办学十余载,再到飞速发展、争创一流的近几年,让大家不禁在感慨学校辉煌历史的同时,更加珍惜现在蓬勃发展的东农。从教经验丰富、科研团队实力强大的向文胜教授和全国名师王洪斌教授的30年教学、科研工作的体会使新教师懂得了要与时俱进,淡泊名利,力戒浮躁,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要始终强化文献阅读,紧跟科研前沿,确定并坚持好未来的研究方向的重要性。

校党委书记孙登林为新教工作报告

校长包军为新教工作报告

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为新教工作报告

王洪斌教授为新教工作报告

向文胜教授为新教工作报告
在各职能部处负责人的报告中,组织部长解宗军做了《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的报告、人事处长于雷做了《人事制度解读》的报告、教务处处长王杜春做了《高等学校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报告、科技处处长焦光纯作了《科技能力提升和学术规范》的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卢铁光做了《迈向一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生工作处徐国峰处长做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的报告、教务处韩文灏副处长作了《教学管理文件解读》的报告,分别围绕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科研课题申请、管理与奖励、东农学者计划中学术骨干和青年才俊、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高校学生工作、解读教学文件等工作提出了建议,明确了要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深化知识、及早确定选题的过程来思考设计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些细节的讲述让新教师十分受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为新教师更快更好的适应大环境下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东农人指明前进的道路。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新教工作报告
在教学技能方面,新教师现场观摩了李丹、韩大猛、董桂菊老师的教学示范课,并与金长城、孙皖江、徐永清老师进行了经验交流,意识到自己距离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存在的差距,认识到上好一堂课要看懂更要看透教材,要设计独特的讲稿、个性化的教案,有满怀情感、艺术的教学。北师大曾琦教授的《高等教育心理学》、哈师大关迪教授的《课堂发声技巧》、我校孙玉娟教授的《教者有礼,师仪天下》以及课程平台制作课程的技巧等专题,帮助新教师建立了授课技巧和礼仪方面的知识框架,从而使新教师明确了 “教书、铸魂、育人”的职业目标、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必须遵守的教师行为准则。通过魏湜教授的《现代化大农业》、陈海涛教授的《保护性耕作耕播技术、现状与展望》专题报告,使新教师了解了大农业和大农机的发展,并从课堂走入田间,用了一天的时间到绥化和庆安高新科技园区进行考察,现场感受我省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良好的趋势和美好的前景。在学院风采展示环节中,学院领导与新教师们一起分享学院的成果,新教师感受到了大家庭的团结友爱,更坚定了做一名学生喜爱、家长认可、领导放心的好教师的决心。








校内外专家分别为新教工作报告


新教工进行教学观摩


新教工到绥化、庆安高新科技园区进行考察


新教工进行户外拓展训练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学习,新教师进行了10分钟的微格教学展示,现场专家对展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经过训练和点评,新教师对欠缺的教学技巧有了足够的认识,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其他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大大提高了教学能力。相信通过本次培训,新教工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的指引下,在“和而不同,包容大气”的东农文化传承下,一定会把智慧和汗水融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做到与东农荣辱与共,共同成长!

新教师进行微格教学展示
东北农业大学新教师培训纪实
(供稿/教务处 摄影/林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