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和25日,初秋的哈尔滨已略有凉意,但在东农的校园里却依然火热如夏,东农迎来了一批新主人——2017级新同学!两天里,东农的校园发生了许多难忘又感人的故事。伴随着时间的脚步,让我们一起回顾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
时间:清晨5:00 地点:主楼
凌晨的天空刚蒙蒙亮,许多师生还处于睡梦中,此时学生工作处的老师们已经从校园中出发,前往哈尔滨站和哈尔滨西站接待处。由于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忙碌,他们每个人都穿上了厚厚的秋装。今年,哈尔滨火车站的施工给新生的接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不仅要与其他高校“竞争”显眼的接待处地点,还要面临风吹黄沙扑面来的环境。尽管各方面条件艰苦,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学生工作处事务管理科科长孙涛介绍说:“学校从6月末就开始筹划接站工作,我们是给新生和家长的第一张名片,一定要展示出东农人的样子,让新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虽然每天从早到晚要工作18、19个小时,要接送2000余名新生和家长,但每一个人都热情如初,没有任何怨言,我们不想错过每一列终点站是东北农业大学的列车。”

时间:清晨6:00 地点:南区迎新场地
钟表的指针走向了清晨6点,东农的校园比以往苏醒得更早了一些,迎新志愿者们打破了校园内的寂静。校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每一个路口设置了咨询点,为前来报道的新生引导路线、解答问题、提供帮助。各学院的迎新志愿者早早的来到了迎新场地,支起帐篷,搭建宣传板,布置特色迎新内容。虽然天降大雨,气温骤降,但并没有影响迎新志愿者高昂的情绪。资源与环境学院志愿者王轶昂说:“为了能让新生从入校起就有‘家’的感觉,我们放弃了暑期的休息时间,精心设计,只想给他们留下一份难忘的记忆。从专业介绍到学科简介,还有学院特色的新生学业成长计划,每一项迎新内容在志愿者心中都非常熟悉。当我看到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奔波在校园中,看到一个又一个家长和新生满意的笑脸,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希望学弟学妹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时间:清晨6:30 地点:南区食堂
伴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热气腾腾的早饭摆到了食堂的橱窗里,工作人员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与一年中其他时间不同的是,这一天食堂的饭量要多了许多,样式也增加了几种。后勤处副处长李卡说:“由于迎新期间有许多新生和家长前来报道,每天食堂准备的食材要比平时多了一些。东农有特色的‘吃在东农’的饮食文化,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品尝。目前饺子园和南区一食堂处于维修的状态,这也让其他食堂的压力增加。为保证迎新期间的食品供应,饮食服务中心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人员每天在凌晨3点钟起床,从而满足师生和家长的需求。同时,各食堂相继推出五到七款的新菜,价钱在6至10元不等,在保证饭菜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迎合不同地区用餐者的口味要求。”

时间:清晨7:00 地点:南区迎新场地
为了让报道的学生尽快住进寝室,后勤处公寓管理中心早早地就开始办公。他们在南北校区设置报道办公地点三处,共15组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为新生办理入住手续,减少等候时间。后勤处公寓管理中心主任徐哲说:“公寓管理中心在7月8日到8月18日对寝室进行了维修,涉及10个寝室楼1350个寝室。维修的内容为墙壁粉刷、桌椅翻新、墙砖地砖铺设、灯具维护等,同时对寝室楼内卫生间门板、热水器和洗衣机进行了维修和更换。从维修结束到新生报到的几天中,公寓管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每天都工作到12点,为寝室清洁卫生、铺设床板和床垫、根据迎新系统中的数据摆放生活备品等,为新生提供窗明几净的寝室环境,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公寓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场所和文化场所,我们希望通过全体公寓人的付出,让新生在寝室里快乐的生活,在东农校园里健康的成长。”

时间:上午9:00 地点:南区迎新场地
随着迎新现场热烈的气氛不断升温,校领导也来到了迎新现场。校党委书记孙登林、党委副书记马宏坤、陈延良,副校长苑芳江逐一深入每个部门及学院的迎新接待点,各部门负责人及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等详细介绍了本单位迎新工作的具体安排、特色及亮点。校领导了解了各单位新生报到进程、“数字化”迎新、绿色通道等手续的办理等情况,并向辛勤工作在迎新一线的辅导员、各部门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等表示亲切慰问。校领导叮嘱各部门及学院,要以“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及我校作风建设工作为契机,在新生接待工作中做到热情、周到、细致,努力让每一名新生及家长满意,展示出东农的良好形象和对学生的浓浓情意。


时间:上午10:00 地点:计划财务处
由于招生人数众多,每年都有许多新生在报道时缴纳学费、寝费、校园卡等相应费用,今年依然有近2000人银行卡扣款失败,需要到计财处现场办理。然而,曾经迎新时熙熙攘攘的财务处办公大厅在今年却显得有点“冷清”,每个办理窗口仅有几个人在排队办理。原来,为保证秩序,财务处在迎新期间暂停所有对外办公业务,将处内工作人员分为两组现金组和四组划卡组,每组3至4人,提高了办公效率。计财处会计核算一科科长马宏声说:“新生费用缴纳工作由副处长亲自带队,工作人员用耐心、热心和关心为新生提供周到的服务。迎新期间,所有工作人员提前一个小时准时到岗,将办公时间延长,避免了新生集中缴纳费用的情况。工作人员遇到困难或不清楚的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保证了新生缴费工作的安全、准确、有序。”

时间:中午12:00 地点:长江路北门
时间临近中午,忙碌的迎新工作人员得到了暂时休息,喧闹的校园略有安静,但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却依然顶着烈日坚守在岗位上,规范行人和车辆秩序,保证校园安全。保卫处处长唐远征说:“迎新期间校园外来人员众多,情况极其复杂,保卫处全员上岗,全力保证校园安全。与公安部门配合,增派巡特警在校园重要地点执勤,避免恶性事件发生。针对容易出现的校园交通问题,香坊区交通执法局出动警力,对校园违章停车的现象进行现场执法,保证交通安全。严格管理校园内及周边摆摊现象,对于违反规定的售货地点坚决予以取缔。与后勤处协同配合,采用群防群治的方法,加强对寝室安全的管理,防止宗教渗透和学生诈骗的现象发生,保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时间:下午13:00 地点:南区迎新场地
毕业生就业是每一名新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在南区迎新现场,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的迎新地点迎来了许多学生的咨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主任田起香说:“为让新生从入学之日起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我们抓住入学第一天,开启职业生涯意识唤醒教育。通过设立新生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职业发展工作坊’咨询师针对新生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相关问题解答等方式,使新生进一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深入思考自身现状,科学规划大学四年。同时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还将引导新生填写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就业创业协会同学将走进寝室进行宣传,发挥朋辈影响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后期我们还将开展新生辅导员生涯意识唤醒教育集体培训及新生生涯意识唤醒讲座,进一步引导新生做好大学第一学期的生涯规划。”

时间:下午14:00 地点:北区体育场
嘹亮的“一二三四”口号声在校园中回响,挺拔的军姿出现在北区篮球场上,他们就是即将承接2017级新生军训的学生教官们。武装部副部长刘刹说:“早在6月下旬,学生工作处就启动了2017级新生军训的各项筹备工作。暑假伊始,学生工作处组织召开了2017级新生军训教官暑期加训动员大会,对报名参训的110名同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封闭训练,通过理论讲授、讲解示范、动作练习、组织考核等方法组织训练和管理,使参训队员基本掌握了基础军事知识和技能,达到了‘四会’教练员的标准。本学期开学之前,学生工作处邀请黑龙江省军区预备役地炮旅教官来校组织同学们进行第二次加训考核,以确定2017级新生军训教官的最终名单。同时,学生工作处军事理论教研室整理并完善了《东北农业大学学生军训手册》,为后续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基础。”

时间:下午15:00 地点:生命科学学院
“把孩子交给东农,我放心。”一位刚刚参加完家长会的新生家长满意的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入学前家长对学生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还存有一点点的担忧。她说:“入学前,生命学院的辅导员吉彪老师就给家里打来了电话,对孩子的性格特点、教育途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爱好特长和培养方式都做了详细了解。在得知家庭经济困难后,他做了备案,在报到的时候发放给了我们一份‘爱心大礼包’,里面有必要的生活用品,省去了家里的后顾之忧。在新生报到材料袋里有致家长的一封信、迎新工作日程安排、学生基本情况表等,还有孩子最喜欢最感动的入学纪念章。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学校里,我相信孩子会像‘秦鹏春班’的优秀学生一样,在学习和科研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时间:晚19:00 地点:南区四号楼613寝室
虽然一天的迎新工作说了许多话,走了许多路,但为了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顺利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新生辅导员们晚上走进了学生寝室,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新生辅导员温广宇说:“两年前,刚入职的我在负责新生时还有一些紧张与慌乱,而经过历练,如今的我多了些淡定和从容。这是我在新生报到之际的第三次走寝,与以往检查寝室环境、卫生不同,这次的走寝要与每位新生谈心谈话,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并进行防骗防盗安全教育。许多新生第一次远离家乡和亲人,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生活设施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通过走寝和谈话,我会进一步掌握新生基本情况,帮助新生消除对大学生活的陌生与恐惧,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崭新的学习与生活中,助力学生走好成长与发展的关键第一步。”

时间:晚23:00 地点:北区十号楼354寝室
随着最后一班客车从火车站出发,一天的迎新工作即将告一段落。白天辛勤工作的大巴安静了鸣笛声,志愿者们换下工作服,收起帐篷,揉着疲惫的四肢,进入梦乡。然而此时,由北京开往哈尔滨西站的D101次列车上,电气与信息学院新生殷红雪正望向窗外,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殷红雪是一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017级新生,由于交通不便,她独自一人从阿克苏市出发,在乌鲁木齐、北京换乘两次火车,共计74个小时的车程,预计在24日晚上21点40分到达哈西站。辅导员张尚男在得知殷红雪的情况后,及时向学院做了汇报。学院派出一直与殷红雪保持联系的代理班长邴永华以及三名志愿者,到哈尔滨西站接殷红雪回校,一行人返回学校的时间,已是深夜23点。殷红雪说:“虽然学校和家相隔遥远,但我并不觉得孤单。即使夜幕降临,但校园里依然有一盏灯为我点亮。哈尔滨的夜晚温度只有19度,我的代理班长给我准备了厚衣服和热饮,公寓的管理员深夜为我留门,走进寝室的时候,我看到了五个始终牵挂我的室友,是他们,让我在离家四千公里的哈尔滨倍感温暖。”

为保证迎新的顺利进行,各学院充分展示了学院亮点。农学院展示出昆虫和大豆标本,并为新生和家长提供豆浆;园艺园林学院为学生赠送了多肉植物;资源与环境学院为新生配备了由研究生担任的学业生涯导师;工程学院展示出“沃嘉”植保无人机;电气与信息学院展示出多旋翼无人机;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准备了新生车票背景墙;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为新生制作了学院宣传片;动物医学学院准备了新生明信片;生命科学学院为每一名新生配备了“秦鹏春班”学生志愿者;食品学院展示出红肠、酸奶等研究成果;经济管理学院发放了《新生入学手册--家长读本》1000册、《新生防诈骗手册》1000册,并在每个寝室门上张贴了海报,提高新生防骗意识。文法学院向新生赠送了学院文化产品;艺术学院展示出设计专业毕业生作品;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对学科和专业进行了详细介绍。














各学院迎新现场
两天的迎新工作结束了,在各部门协同配合和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7000余名新生顺利走进东农校园,开始了在马家花园求学的生涯。在这两天中,我们的笔尖和相机记录了太多难忘事情和感人年瞬间,但收获更多的是来自志愿者眼中的关爱,来自服务人员手心的温暖,来自东农师生内心的情怀。这是东农人精神的坚守,是东农人血液的交汇,是东农人命运的魂牵。小十七,欢迎你们的到来,希望你们在这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大有作为的土地上,伴随着东农发展茁壮成长,再谱新篇!
(报道/王拾犇 摄影/新闻中心记者站 杨雅晗、赵鹏程、范家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