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年年桃李,岁岁芬芳。6月22日上午,音乐厅剧场座无虚席,庄重热烈。我校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孙登林,校长包军,校党委副书记马宏坤、陈延良,副校长张长利、郭翔宇、王泽方、苑芳江,各学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全体毕业生辅导员,1800余名毕业生代表,70余名毕业生家长代表共同参加盛会。大会由陈延良主持。

专题片《筑梦·青春》
大会分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两个环节。毕业典礼在专题片《筑梦·青春》中拉开帷幕。该视频是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会同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历时近一个半月时间专门为2017届毕业生制作的。视频中,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代表深情回顾不同阶段学习、生活的感悟和体会,既表达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激与不舍之情,又表达出老师、校友对毕业生的殷切期盼与深情祝福。
陈延良在主持典礼时指出,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被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经过多年的耕耘和磨砺,你们终于迎来了人生中这灿烂辉煌的时刻。每年这个时候,从毕业论文答辩开始到班级、寝室吃散伙饭,从拍毕业照到上车饺子,我都能感觉到,重彩华章、鼓乐喧腾的背后,是潜藏在大家心底的淡淡忧伤和深深眷恋,身后流逝的岁月在这一刻相聚之时,一幕幕会在大家心中涌动。昨日的相守相伴仿佛触手可及,明天却只能在记忆中重温和搜寻“那些年”的点点滴滴。这也许就是大家所说的“东农记忆”,是大家珍藏的也会在不经意间,总会对他人提起的“我们那时的东农”!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最欣慰的是能够伴随你们走过青春的迷茫和感悟,收获“从知道到达懂得”的成长;我最自豪的是能够见证你们以青春的责任和担当,在取得个人进步的同时也为学校赢得良好的赞誉。这里,我也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主持会议并讲话
随后,副校长郭翔宇宣读《关于授予于洋等123人博士学位、王思祺等1067人硕士学位的决定》并为博士、硕士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副校长苑芳江宣读《东北农业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及获得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并为本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副校长王泽方宣读《东北农业大学2017届校友年级理事名单》并为校友年级理事代表颁发聘书;校党委副书记马宏坤宣读《关于奖励2017届黑龙江省选调生的决定》;副校长张长利宣读《关于奖励2017届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毕业生的决定》。随后,校党委书记孙登林为选调生和研究生支教团代表颁发奖金,并为研究生支教团授旗。



副校长郭翔宇宣读《关于授予于洋等123人博士学位、王思祺等1067人硕士学位的决定》并为博士、硕士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副校长苑芳江宣读《东北农业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及获得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并为本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副校长王泽方宣读《东北农业大学2017届校友年级理事名单》并为校友年级理事代表颁发聘书

校党委副书记马宏坤宣读《关于奖励2017届黑龙江省选调生的决定》

副校长张长利宣读《关于奖励2017届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毕业生的决定》



校党委书记孙登林为选调生和研究生支教团代表颁发奖金并为研究生支教团授旗
博士毕业生代表魏雨泉、本科毕业生代表王启晗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与大家分享大学和奋斗历程和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代表毕业生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教师代表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忠华;园艺园林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周新刚;保卫处代表交通科科长杨旭东、校卫队队长张书斌;后勤处代表南区一食堂拉面师傅魏勇峰、南区三号学生公寓门卫韩国际;毕业班辅导员代表农学院李曼、经济管理学院李东、文法学院刘文德;家长代表杨金梅、靖凤琴等11位家长及教职工代表上台接受毕业生代表献花,毕业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恩之心。

博士毕业生代表魏雨泉发言

本科毕业生代表王启晗发言

毕业生代表为家长及师生员工代表献花
包军为毕业典礼致词。他代表学校向即将毕业的各位同学表示祝贺并对多年来为同学们学习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工表示崇高敬意。同时,作为校长和学长与毕业生共同分享了三点人生感悟,一是要立大志、做大事,成就辉煌事业。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上勉励青年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大事,不是要我们做到多么惊天动地,但一定要有大的视野,做对个人发展有意义的事,做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事。古人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勤奋努力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来庆祝努力的结果。蒋亦元院士还是一个普通助教的时候,就蓄满挑战世界高难课题的胆识和志向,最终突破了国际公认难题,创造出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器系统,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他取得这样的成果,首先是“志”的结果,有“志”才能有“为”。希望同学们向蒋院士学习,立长志、立大志,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舞台,成就更大、更辉煌的事业。
二是要勤创新、勇创业,创造出彩人生。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三年的时间,在华夏大地已经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初步形成了“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拥有创新、创业意识,才能跟得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勇于创业实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前几天,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来校视察,对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再一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创业只有热情不够,还需要知识和胆识,更需要精神。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提高创业意识,积极参与创业实践,真正提高创造能力,从而成为创新创业的弄潮儿和引领者,实现个人梦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
三是要重实干、有担当,实现人生价值。重实干、有担当是青年人成长成熟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只有“实干、担当”成为青春的习惯,一条“无悔”前途才能铺就开来。以后,大家在干事创业中必定会经历很多风雨和挑战,不要怕困难,不要怕身处逆境。以前在校园文化快车100期的时候曾讲过人生成功的“三大定律”,也是熟知的物理学“三大定律”,第一个是能量守恒,它决定着付出与得到的关系。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不付出就不可能得到,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你使多大的力,就有多大的收获。第二个是摩擦力,摩擦力又是前进的作用力,放到人生上来讲即是阻力,也是前进的动力,没有阻力就难成一番事业。登过山的人都知道,登顶前的阻力是最大的,困难也最强。只有毅力坚定的人,才最有希望成为登顶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方向对,困难越大,距离成功越近。第三个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个定律也说明一个道理:你付出的是正能量,得到的就是正能量;你付出的是负能量,得到的就是负能量。你们做事要积极对待,哪怕是坏的结果都要积极对待,最终会得到一个好的回报;反之,做事消极,则会得到负面回报。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三个定律,它们能够引领你们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

校长包军致词
在学位授予仪式环节,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包军教授亲自为100余名博士生毕业生授予学位;随后,包军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副校长郭翔宇教授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向文胜教授、江连洲教授、单安山教授共同为场内外1700名硕士及本科毕业生代表逐一拨动流苏、授予学位并合影留念。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东农之歌》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包军为博士生毕业生授予学位





包军教授、郭翔宇教授、向文胜教授、江连洲教授、单安山教授为硕士生和本科生授予学位
据悉,今年我校有123名博士,1067名硕士,5948名本科生圆满完成学业并被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3个多小时的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有序、温馨,体现出学校对每一名毕业生的高度重视,也展现出了我校学生的良好素养。今天,学校以最隆重的场面、最热烈的方式欢送毕业生,明天,全体毕业生将带着母校的期望和祝福踏上新的征程。








大会掠影
(供稿/学生工作处 摄影/李会佳 新闻中心记者站:陶禹 严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