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在今年4月5日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本次会议的新闻通稿这部分开头一句原本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李克强总理亲笔在稿纸上加了“13亿多人口”这6个字。“就业是13亿多人口最大的民生。”就业之重,其在总理心目中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
校友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校友会在学校发展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校友会和苏州校友会自成立以来,注重搭建平台,凝聚校友,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年轻校友给予了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对母校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和巨大支持。
为顺应就业创业发展新态势,学校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重要作用,开展了“千名导师助力万名学生就业创业”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就业创业基地,聘请校友担任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的就业观,明确职业发展目标,逐步构建课堂讲授、实践训练、项目孵化相互配合、一体联动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充分发挥校友在服务母校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为校友和母校之间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合作共赢搭建有效桥梁。学校于5月18日至20日赴上海、苏州两地,与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科牧动物药品有限公司两家校友企业举行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签约、授牌仪式。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申甲、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车可舒、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就业市场科黄月明等出席了签约、授牌及聘任仪式并看望了两地校友。
两个第一次,千名导师助力万名学生就业创业

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参观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陈延良与陈智签订就业创业基地合作协议

陈延良为就业创业基地授牌
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校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校友企业就业创业基地。公司总经理陈智是我校2003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同时也是上海校友会的会长,他代表公司对陈延良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公司发展历程、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用人理念、发展平台、合作共赢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陈延良与陈智签订了《东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基地合作意向协议书》,并为基地授牌。双方将以就业创业基地成立为契机,实现人才培育与产业前沿需求有效接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实现“互惠共赢”。
随后,学校向第一批就业创业导师陈智、徐建成、吕军、宋洪友、尹凤春、王秀芬、赵成龙等七名校友颁发了聘书。学校通过聘请校友担任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帮助和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升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受聘校友表示,感恩母校的培养与信任,很荣幸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建设的一份子。受聘就业创业导师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定将不辱使命,尽最大的努力承担起就业创业导师的责任,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我校一行与苏州科牧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座谈现场

陈延良与李永祥签订就业创业基地合作协议

陈延良为就业创业基地授牌
5月20日,学校一行参观了1989届遗传繁殖硕士毕业生、苏州校友会会长李永祥创办的苏州科牧动物药品有限公司,与企业签订就业创业基地合作协议并授牌,为李永祥、张行宇、于海涛、胡士军、周在贺等五名校友颁发了就业创业导师聘书。总经理李永祥表示,就业创业基地的建立让已经毕业多年的他感受到了母校浓浓的师生情、校友情,也有了重新进入校园学习的感觉。校企双方就产学研结合、就业创业基地建设以及毕业生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并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度和广度,发挥各自优势,取得多方共赢的丰硕成果。
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的建立,为校友企业持续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同时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空间;既是校友反哺母校的重要途径,更是校友自我价值的集中体现,积极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引领作用,端正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为毕业生职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朋辈指导,增加毕业生求职信心和成功率。
三个期待,推动就业创业工作转型升级
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以及“千名导师助力万名学生就业创业”行动计划,陈延良提出了三点期待:
一是把校友会建设成温馨和谐的校友之家。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周到地为校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信息,交流感情,在事业上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凝心聚力、共创辉煌。
二是让就业创业导师成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引擎。校友担任就业创业导师,可以发挥在指导推介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优势,现身说法,以身示范,既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又能帮助毕业生准确解答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能帮助他们修正就业意向,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助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就业创业。
三是让就业创业基地成为校企合作的新桥梁。通过基地建设,加强校友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互动,深入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让等项目合作,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汇聚创投创客,带动创新创业,共同打造东农校友合作新平台,使基地成为东农与校友企业合作共建的示范之地,成为东农学子就业创业的实践之地。
(供稿/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校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