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室建设启动仪式
4月26日上午,我校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室建设启动仪式在主楼83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学生工作处、校团委、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处处长徐国峰主持。

学生工作处处长徐国峰主持启动仪式
会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室负责人赵文和、党团建设工作室负责人肖冬梅、学业发展工作室负责人吴立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负责人潘俊波、事务管理工作室负责人马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负责人宫建伟、就业创业工作室负责人张索坤、实践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钱芳等8位同志,结合前期研讨、意见征集、学习培训,就各自工作室的建设原则、总体目标、工作内容、管理考核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陈延良在讲话时指出,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室建设是我校贯彻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又一次尝试和探索。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日常事务性工作很重要,加强理论和工作务实性研究也更为迫切。大家要自觉加强理论研究,拓宽理论视野,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这样才能武装好自己,提升业务能力,适应工作需要。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室的建设既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更是全体学生政工干部个人发展的需要。他强调,要建设好工作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多学习,多实践,多交流。工作室内部、工作室之间都要经常研讨、经常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二是要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方法科学。要在实际运行中进一步对各工作室的建设方案修订完善,强化顶层设计,运用好方法论开展工作;三是要出文章,出成果,出成绩。要立足国家前沿政策和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开展研究,多出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多出能很好指导和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成果,努力把辛苦转化为成果,经验上升为科学。

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在会上讲话
据悉,为进一步在全体学生政工干部中浓厚理论研究、理论学习、理论武装的氛围,我校于2016年年底开始筹备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室建设。学生工作处、校团委、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共同起草了《东北农业大学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同志及各学院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共132人,结合职责分工和个人兴趣、特长,分别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学业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务管理、就业创业、网络思政、实践创新”等八个工作室之中,共同在理论研究中提升专业素养,在工作探讨中提高职业能力,力争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成为思政工作的“智囊团”、学术成果的“孵化器”、职业发展的“加油站”。
(供稿/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