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实质,1月4-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成栋楼1010会议室连续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工作会议。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苑芳江、院党委书记肖冬梅、副院长王春林、许静波及全院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苑芳江主持。

会议现场
1月4日上午,学院召开推进工作动员会,苑芳江做动员讲话,他指出,推进会的目的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组建团队,创新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要紧紧抓住当前的重要机遇期,思政课教学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历史责任进行,要启动东北农业大学思政课改革工作,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全力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论证及申报等工作,要不断加强学院的科研工作,组建科研团队,力争在高层科研立项和高质量科研论文上有所重大突破,实施以“教师培训计划、博士招聘计划、名师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兼职教师择优选聘计划”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意见。

苑芳江作动员讲话
动员会后,各教研部对《东北农业大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即将出台和修订的《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等相关文件进行学习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1月4日下午,教务处处长王杜春为全院教师作了题为《思政课改革的思考与设计》的报告,他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关于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改革的有关要求对我院教师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他指出了四点方向:一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二是由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互动启发式教学模式转变;三是利用新媒体,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新途径;四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我校思政课改革的内容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依托重点马院建学科,依托学科上专业,依托专业强课程。二是校内教师传统教授和引进在线开放课程并行方式,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修读。三是推行大班上课,小班研讨,课外跟进的三层次教学新模式。
会后各教研部分组讨论思政课改革事宜。

王杜春作主题报告
1月5日上午,在全院教师制定个人教学及科研工作目标会议上,教师分别介绍了本人五年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根据教师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学院初步确定了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随后学院进行了教授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改选换届工作,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院教授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
1月5日下午,各教研室主任分别汇报了本教研部教师对重点马院建设方案、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奖办法等相关文件的汇总意见和建议,与会教授委员会成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计划于下学期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最终讨论通过后下发相关文件。
苑芳江作总结讲话,并对下一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进行了部署。他指出,此次会议,学院领导班子认真筹备,全院教师积极参与,通过推进会统一了全院教师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今后工作目标,确认了下一步重点马院的建设任务,强化了学院及教师工作内容,达到了预期效果,学院将不断巩固会议成果,深化教学改革、积极申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学科学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争创全省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
经过两天的会议,全院教师备受鼓舞,决心在思政课授课的道路上不忘初心,逐梦前行,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逐步提升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切实落实我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各项工作,一定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悉,会议期间,教务处、学工部、宣传部等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就形势与政策课的调整以及选聘校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政工人员作马院兼职教师等相关事宜进行了研讨。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