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12月21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成栋楼1010会议室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座谈会。副校长郭翔宇,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苑芳江,组织部部长解宗军、宣传统战部部长宋跃芬、教务处处长王杜春、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宣传统战部副部长石岩、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崔丽、团委副书记高天琦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苑芳江主持。

副校长苑芳江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静波、教师代表赵继颖、武卉昕、钟海燕、潘文华、韩大猛等分别发言,围绕思政课程的特点、思政教师的职责与使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性等方面交流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大家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在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同时,备受鼓舞又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深刻感受到站好三尺讲台的重任,因为我们不仅承担教学任务,更要担负育人之职;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好坚定的职业信念,要讲好中国故事、唱中国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思政教师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引领,把立德树人贯穿思政课的全过程,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良性运转的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切实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
各职能部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交流了学习感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度凝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职责和定位,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学校在顶层设计的角度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发挥凝聚和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积极推动公共课和基础课的课程改革,深度挖掘身边的德育素材,加强实践教育;同时推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革,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升教学效果;要充分发挥各个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细微入手润物无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全校上下要形成联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形成教育合力;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加强理论创新,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断提升自身学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相关职能部处代表作交流发言
郭翔宇从四个方面对座谈会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一是学院全体教师要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的紧迫性。二是学院全体教师要牢牢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占领主阵地。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被推荐为全省首批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运用集体的智慧,出名师,出精品课程。三是学院要深化本次座谈会成果,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各职能部门提出的建议,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与做法,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具体措施。四是学院全体教师要深入思考,加强理论研究,强化创新理念,充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打造“有趣、有理、有用”的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副校长郭翔宇讲话
苑芳江在总结中对学校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继续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在吃透精神、把握方向上下功夫。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升理论研究与教学水平。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精力落实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与学上,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和新的目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着力在解决学生真信、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学科水平。
(报道/王拾犇 摄影/霍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