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校史博物馆一行赴香兰农场实地寻访

发布日期:2016-11-11 发布机构: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李会佳 阅读次数:

11月8—9日,校史博物馆、校史博物馆筹建办公室成员和有关人员赴香兰探访、了解东北农学院在香兰时期的历史情况,同时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进行了实物收集和口述校史录制工作。

我校下迁香兰时期所在的香兰农场现已归属为香兰监狱。香兰监狱有关负责人接待了校史博物馆工作组一行。

校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查阅有关资料

校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查看学校下迁时的农场分布图

8日下午,在农场监狱档案室人员的帮助下,我校工作人员详细查阅了档案资料,找到了学校下迁时的农场分布图等珍贵史料,并对与校史有关的文件、图纸、照片进行了翻印复制。

校史博物馆工作人员与香兰农场退休职工座谈并合影

通过香兰监狱工作人员的协助联络,六七十年代与农学院师生共同工作过的沈晓光,徐振禄,雷素云三位老人来到农场,与我校工作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他们念念不忘老一辈东农人给予香兰群众的关怀和帮助,高度赞扬了东农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我校向他们赠送了学校画册和校庆纪念邮票。

校史博物馆工作人员采访香兰农场退休职工并进行口述校史的录制

当晚,工作组进行了口述校史的录制。沈晓光、徐振禄、雷素云和在香兰生活过的我校场馆中心主任臧立杰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和老一代东农人一起工作、生活过的往事。据他们回忆,农学院教师下迁香兰后,被分配到香兰农场七个队(自然村)进行劳动改造。“学问好,没架子,能吃苦,帮助我们解决了各种难题。”是香兰群众对东农人普遍评价。对于东农人来说,艰难岁月里的最大的收获,是接触到了更为广大、真实的农村,困境不辞担当,责任在此升华,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农民改良农机具,帮助治疗预防畜类疾病,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与那里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这一时期学校的办学条件丧失,招生停止,发展陷于停滞,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农业、文化、科教事业的发展。

汤原县前卫学校捐赠我校在香兰办学期间留下的实验器材

许振英先生在香兰工作时期的故居

9日上午,在得知我校重访后,汤原县前卫学校为我校捐赠了一批我校香兰办学期间留下的实验器材。随后,工作组深入香兰农场七队,在村民的帮助下,寻访到了我国著名畜牧学家和动物营养学家、我校教授许振英40多年前在香兰居住的老屋。工作人员将镜头对准这里,仿佛翻开历史的书页,看到下放时期的许振英在这十几平米的小屋里坚持科研探索,以缸盖为案,完成了《猪的饲料营养标准》这部畜牧届重要奠基性著作。

校史博物馆工作人员与香兰监狱有关领导合影

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本次寻访还收集到实物21件,图片及史料16件 ,图纸3份,为学校在香兰时期的办学历史提供了重要佐证。

截止目前,围绕校史博物馆建设已收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物共计1500余件,包括图片、图纸在内的史料共计3500余件,这些文物资料作为校史博物馆陈列内容与馆藏储备,对于广大师生触摸东农历史,感受东农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供稿/校史博物馆 摄影/新闻中心记者站:史耀辉)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