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教代会系列访谈(三):教代会代表采访

发布日期:2016-02-26 发布机构: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王博 阅读次数:

【编者按】2月25日中午,我校六届四次教代会胜利闭幕。短短一天半的时间,来自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代表共聚一堂,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义务,为学校未来发展献计献策。教代会期间,宣传部(新闻中心)全体记者深入各个代表团,采访了十余位与会代表,让我们在向着新的目标出发之际,共同倾听师生代表的声音,一道分享大家的感受,以期凝聚改革共识,坚定发展决心!

第一代表团代表、园艺学院李景富教授

──我校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就召开教代会,使我们学校的教职员工明确在“十三五”期间要做哪些事情、要完成哪些任务,这是十分必要的。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才能形成共识,汇聚合力,我相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十三五”期间,东农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本次教代会中,包校长在报告中对我校在“十二五”期间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在这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十三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冯书记对综合改革和“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的说明,让大家更加清晰和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令人备受鼓舞和振奋。这次会议我比较关注三个方面,首先,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本科生的培养,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为教师是主体,只有提高他们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其次,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让学生深入到实践中去创新,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有发明、有创造,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要理论联系实际;再有,就是关于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我校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加快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速度,使成果变成生产力。否则的话,实验室里的成果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推动不了生产和科技的进步。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大对科研团队的扶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批科研团队。

第一代表团代表、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潘俊波

──早春二月,作为教代会代表,我有幸参加了六届四次教代会。通过聆听报告,有感于“十二五”期间,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保障、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倍受鼓舞。尤其是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亲历了通过第二课堂“提增”计划、“五双”育人计划、实践创新“倍增”育人计划的开展,感受到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品牌社团活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结合大会上包校长作的报告和冯书记作的说明,我仔细研读了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重点学习其中有关学生工作的各种内容,收获很大。规划既有明确清晰的目标指向和路径分析,又为我们探索和创新留有很大余地,让我更加意识肩上责任和使命的重要性。今后我会以“十三五”规划为目标指导,不断学习研究,适应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要求,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优化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关心其个性成长,满足其成长需求,为学生工作这一充满生机的事业再填新的生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二代表团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教授

──参加本次教代会,感觉还是很令人振奋的。一方面,是在“十二五”的总结回顾中,我们透过一些指标和数据,能够切身感受到学校这几年的成绩有诸多跨越,很可喜、很振奋;另一方面,全新的“十三五”规划及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也很不错,内容详细、条理清晰、目标高远,很令人振奋。但与此同时,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摆在我们的面前,就是如何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努力完成。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什么样的方法论。特别是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我们要强调什么样的科研态度、遵守什么样的科研原则、采取什么样的科研方法,这绝不是召开几个交流会、听几场报告能够解决的。一定要多了解、分享取得突出成果的团队经验和案例,并将目标变成硬性要求,踏踏实实地朝之努力。另外,我还要强调一点,我们的“科研大军”中,既要有搞基础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的人员,也要有搞与生产实践关系紧密的研究的人员,二者都很重要,都要出成果。我很期待,我们的规划和方案都能够早日实现。

第三代表团代表、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宁方勇

──作为一名担任教代会代表多年的“老”代表,我对六届四次教代会的感受主要有三点:准备充分、反响热烈、充满期望。第一,准备充分。六届四次教代会最大的不同是其准备的充分。从前期学校对学院各项指标数据的调研、核对,到中期的“十三五”规划意见稿的反馈修改,到会前草案材料的印刷,本届教代会材料是最厚实的。厚实的材料说明了学校对规划和改革各项工作的重视,说明了学校各项工作内容的繁重,更表明学校各项工作的蒸蒸日上;第二,反响热烈。因为有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开展的科学严谨且有条不紊。作为第三代表团的联络员,在联系代表团代表过程中,我能够亲身感受到广大代表和教职员工对教代会热切期望的高昂热情。在24号下午的分组讨论中,我们代表团与包校长共同讨论到五点多,代表们仍意犹未尽;第三,充满期望。厚重的材料,美好的愿景。所有代表都认为,当学校这幅美丽的画卷按照规划绘成之后,那个时候的学校一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向上的幸福家园,我们也愿为这美丽而远大的愿景不断努力奉献。

第四代表团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玉娟教授

──在乍暖还寒的季节里,我校迎来六届四次教代会,这是全体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共谋学校新时期改革与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

我认真聆听了学校工作报告。报告内容详实,“用数据说话”,身为东农人,我们为“十二五”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和骄傲。报告提出了未来重点建设任务,路径清晰,指标明确,在贯彻落实中有抓手。报告对于学校目前的不足剖析贴切到位,比如“教学工作核心地位没有体现,投入严重不足。”这一点我们一线教师体会较深,可喜的是学校正视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鼓励教师投身教学,并对业绩突出者予以重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们的从教积极性。这次令我体会较深的是综合改革方案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作为教代会代表,我也提出了建议。方案举全校之智,全校之力,必然会建立广泛群众基础,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值得关注的是,方案对体制改革、管理模式改革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制度层面,确实鼓舞人心。比如,确立校学术委员会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探索以学科门类为基础的二级学部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体现了去行政化倾向,较为难得。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带头人,要以强烈责任感和高度敬业精神,以身执教,以德育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搞好学科与团队建设。整合资源,增强实力,注重传帮带,培养好青年教工,力争做成事,出成果,总结“十二五“学校收获颇多,我坚信”十三五“会再结硕果,让我们以这次教代会为契机,踏实努力,争做最美教师,成就最美学生,建设最美校园!

第四代表团代表、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翠霞

──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愿景,非常清晰明确,指向性和针对性很强,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有几个方面让我感触很深,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学校针对如何培养优秀人才,确立了四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从青年才俊和学术骨干这两个层面。从未来发展看,培养年轻人才是学校最长远的利益保障。近年来,随着学校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不断实施,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学校对青年人才的重视,这也使得优秀青年人才不断的脱颖而出,他们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我相信通过深化综合改革,通过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和完善保障条件,能够不断推动人才的快速成长。再有,我们始终重视学科发展,因为学科发展能带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整体的发展。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建立的科研团队,发展的特别好,有的科研团队正蓄势待发。如果我们能够按照方案和规划中制定的奖惩机制,结合人才工程,对发展好的团队给予鼓励支持,对发展不好的提出要求,给予指导,那么整个学科团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进而会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和科研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我想,在具体落实方面,我们要凝神聚力,既秉承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又要尊重基层群众的愿望,深入人心,通力合作,共同谋划,一定能达到综合改革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这次教代会能够让基层代表带着责任心,带着感情和全校师生员工一道把学校的发展理念推进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代会也应该起到这个作用,就是让大家真正的站在一个直接参与者、直接决策者和直接受益者的角度参与到综合改革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这样才会完成既定目标。

第五代表团代表、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张铁

──作为基层学院,核心就是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引领,分解好、落实好学院各项任务,既要敢于领任务,又要勇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谋创新、促发展。特别是食品学科作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之一,是机遇,更是压力与挑战。

教学方面,食品学院基本涵盖了各类项目,下一步重点工作一方面是积累经验,建设好现有项目、发挥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谋划,继续出思想、出精品,争取填补国家级各类项目的空白。同时,要重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控,向课堂要效果,从实践求真知;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提出人才强校战略工程。食品学院也面临着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中青年教师出现断层的现状,这需要学院花大力气在培养、引进和使用上下功夫,给青年人更好的科研平台和成长环境,合理设计规划学科团队和人才梯队,凝练学科方向和优势,打造一流学科、一流师资队伍;成果转化方面,食品学院有资源、有基础、有技术储备,也有底气,依托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研究院、哈尔滨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以及教育部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乳制品产业平台)的平台优势,加大传统优势乳制品、肉制品加工的成果转化力度;抓住与亿阳集团的合作契机,加快大豆水酶法制备植物蛋白和油脂的转化速度,并带动其他粮食作物加工成果的转化,积极参与国家马铃薯主食化的加工研究及成果转化。

第六代表团代表、学生工作处处长徐国峰

──这次参会我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本次教代会恰逢“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总结2015年工作的同时,更清晰地勾画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美好愿景,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教代会。二是包校长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学校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也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从五个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这些问题和不足为导向,在“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中都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办法。三是通过冯书记对“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的解读,让我们进一步厘清了未来工作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综合改革方案通篇贯穿以问题为导向的理念,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从学校事业发展实际出发,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明确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改革任务,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十三五”规划首次将学院层面的规划纳入其中,显得很丰满,很充实,一些关键性的指标都得到了很好的分解和细化。

第六代表团代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叶非

──《东北农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草案)》和《东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是在学校党政领导下,通过充分论证,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订形成的科学规划;其关键点是坚持科学发展和坚持深化改革,通过与国内同类院校翔实数据的比对,实事求是确定了我校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远景,为我校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正从增量驱动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驱动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主动服务多样化需求和全面提高质量成为我校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全面落实《东北农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草案)》和《东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我们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以改革为动力”的指导思想,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为龙头,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建设为核心,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十三五”的建设,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加快我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采访/闫志军、王博、霍晨光、石岩、任晓东、冯丹、贺莉莉、徐彦贝、李慧姝 摄影/霍晨光、徐彦贝、刘方 学生记者:谭泽兴)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