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东农人】 看东农师者如何守护“耕地大熊猫” ——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帆

发布日期:2025-05-19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小添 阅读次数:

“学成必归,她是听从祖国召唤的青年科学家!扎根黑土,她是为黑土地修复默默耕耘的守护者!用前沿科学守护大国粮仓,让黑土焕发生态文明活力,她是让‘中国创新’走向世界最前沿的‘巾帼先锋’”!

4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发布了《关于颁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的决定》,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杨帆教授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瞄准科研方向,她因情怀选择扎根龙江

杨帆1986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回想起自己求学的成长经历,她快言快语地笑着说:“其实最初踏上科研之路时,我并非天生的热爱者,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满脑子都是‘苦’字。”在杨帆博士一年级时,老师曾经对她说,“博士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纠结来路,而要专注去处,充实完整地度过这个阶段。”老师的一席话语如春风化雨,从那之后,她就像开窍了一样,每周“包三宿”,将时间充分利用在科研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便完成了14篇SCI论文的突破性成果。

这位土生土长的哈尔滨姑娘,自小见证着家乡“捏把黑土冒油花”的丰饶,这份对黑土地的深情,悄然化作她科研生涯的初心。“一个人做科研不能只考虑自己,能为养育自己的黑土地做点事,是我最大的荣幸”。这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她十余年科研生涯的初心。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八个字在杨帆心中深深扎根。次年,她带着这份信念,远赴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求学。当导师宣布她的研究方向是土壤腐殖质时,异国实验室的灯光仿佛照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农田上——这正是中国黑土地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在德国求学的365个日夜,她坚持“早7晚12”,这份近乎苛刻的自律换来了人工腐殖质合成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并产出4篇国际权威期刊的科研成果。当异国他乡的科研突破接踵而至时,杨帆心中牵挂的始终是家乡的那片黑土地。2018年11月,她成功拿到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意向书,面对国外丰厚的报酬和优渥的科研条件,她毅然选择回到那片养育她的黑土地。

潜心创新攻坚,她用科技解码土壤修复

如果说自然腐殖质是“土壤的百年陈酿”,那么杨帆的创新就是“人工醒酒器”,可以瞬间激活土地活力。杨帆带领团队,实现了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和地力提升,破解了制约黑土地健康的“卡脖子”难题,对国家粮食安全及黑土地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何提升黑土肥力、解决黑龙江黑土退化等问题,在杨帆看来,核心是科技创新。人工腐殖质这项原创技术是杨帆在德国留学期间首创提出的,利用农业废弃生物质快速合成土壤有机质,并应用于补给黑土耕层土壤的腐殖质,实现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和地力提升,一举奠定了大规模黑土耕地修复的理论基础,为土壤修复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被全球最权威化学领域学术组织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评为2021年度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2019年5月,东农-马普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组建,这个从无到有的省级重点平台,在杨帆带领下仅用三年就实现“三级跳”:2022年12月成为东北农业大学首个入选的省级国际科研平台,2023年3月作为黑龙江省唯一推荐实验室申报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回望来路,实验室的灯光与田间的星光交相辉映,“扎根黑土地、守护中国粮仓”的信念早已在杨帆心中生根发芽。

心怀报国赤诚,她以匠心守护黑土粮仓

在建三江的广袤黑土地上,晨光初照时便能望见连片的水稻田,曾经过度开垦的黑土地,在杨帆带领团队科技助力下让“耕地中的大熊猫”重获新生。不仅如此,团队在建三江垦区建立了2个千亩核心示范区,当年即实现增产3%-5%、增收240万元,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500万元,示范区耕地有机质含量三年累计提升0.5%。经过四年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作物产量6%-10%,让广袤农田真正成为稳产保供的“压舱石”。

守护黑土粮仓的初心,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杨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保护好黑土地,这是‘耕地里的大熊猫’”的重要指示,坚决扛起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守护“黑土地”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责任担当。杨帆的博士生王士顺回忆道:“有次上课,杨老师讲到我们国家黑土地面临的挑战和黑土地保护的紧迫性时,她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对科研的报国热情深深打动了我。老师的课堂让我真切感受到,把学问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自己的研究工作才能更有意义。”

“科研的道路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不仅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更要有一颗敢于不断前进探索的心。”2024级博士刘志强深深记得老师曾经和他说的这句话。铿锵有力的话语间,也有着启智润心的育人智慧。正如杨帆所说的,她前进探索的脚步从不止于此,在未来,她希望能够带领团队进一步优化人工腐殖质技术,让其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在更多黑土地上广泛推广,让黑土地的肥力持续提升,将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前不久,在我校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中,青年代表杨帆带领全场师生共同喊出铿锵誓言:“强国建设,东农何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有力的呐喊,不仅彰显着新时代东农青年投身强国征程的使命担当,更凝聚着全校师生以实际行动书写“东农答卷”的坚定决心。从个人躬身践行到团队同心协力,再到整个校园掀起青春建功热潮,杨帆作为青年先锋的榜样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家国情怀。

实验室内,黑土地中,青春面孔、未来领域、生机勃发。越来越多东农青年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书写着东农青年扎根黑土、强农兴农的奋斗故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贡献着东农智慧和力量。

(报道/徐小添)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