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备战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终审决赛。校团委于9月17日,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心为我校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终审决赛的团队举行了专家培训会。工程学院赵匀教授、教务处处长王杜春教授、科学技术处副处长王金武教授担任评审专家,校团委书记于兴业、副书记吴立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书及相关学院师生出席了培训会。
会议由校团委书记于兴业主持。他首先对我校今年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和国赛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对今年“挑战杯”终审决赛新设的公开答辩环节和“累进创新奖”、“交叉创新奖”进行说明。随后,由两支参赛团队针对参赛作品的研究目的、意义、创新之处、推广前景等内容进行了模拟答辩,各参赛团队通过多媒体、视频等方法对参赛作品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成果、应用前景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展示。评审专家针对各参赛队伍的汇报,在研究产品的操作可行性、扩大技术适用范围、突出研究课题的创新点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为各团队作品的进一步完善、打磨提供了依据和支持。参赛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专家的点评以及建议对他们的作品完善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参加这次比赛和培训,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完成科技作品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团队协作的友谊。
此外,评审专家还根据大赛新增设的“交叉创新奖”的评选要求,对申报参评的作品进行了集体评议,最终确定研究生部辛亮等同学的作品《“取出式”不等速双曲柄传动全自动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优化设计及研制》、工程学院曹众等同学的作品《基于植物工厂化的立体式智能育秧机器人管理平台》获得申报全国终审决赛“交叉创新奖”的资格。
据悉,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2012年12月启动以来,受到我校师生的广泛关注。我校共有11个作品晋级黑龙江省决赛,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参赛团队获奖比例、获奖团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我校研究生部辛亮等同学的作品《“取出式”不等速双曲柄传动全自动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优化设计及研制》、工程学院曹众等同学的作品《基于植物工厂化的立体式智能育秧机器人管理平台》以及张亚男等同学的作品《西瓜无损检测算法及基于Android系统的软件开发》3件作品成功晋级全国赛,2件作品入围全国终审决赛,在全省高校列第二位。

校团委书记于兴业主持培训会

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
(供稿/校团委 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