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我校参加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茬地免耕覆秸机械化播种技术北京现场会

发布日期:2012-10-31 发布机构: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

与会领导、专家现场观看免耕覆秸播种机作业情况

10月25日上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冬小麦茬地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播种技术高产田实收观摩暨玉米茬地免耕覆秸播种机演示现场会在中国农科院北京顺义赵全营试验基地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张国良、农机化司科技教育处处长刘云泽、种子管理局处长邹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处长王积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产业开发局局长袁龙江研究员、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保明研究员,原农业部副部长、我校校友王连铮研究员,我校副校长冯晓、科技处处长焦光纯、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岗位科学家陈海涛教授、纪文义高级工程师出席现场会;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相关企业代表共80余人参加会议。现场会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主持。

现场会上,我国大豆领域著名专家盖钧镒院士等7人专家组对利用我校陈海涛教授主持研究的2BMFJ系列麦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播种的中国农科院北京顺义赵全营大豆示范地进行了现场测产。测产专家组认为,该示范田所采用的免耕覆秸播种技术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的麦秸处理、大豆保苗和土壤培肥难题,初步建立了基于秸秆还田的土壤培肥制度和高度轻简化的节本生产体系,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现场会上,陈海涛教授讲解了机具的构造、工作原理、功能和特点,并进行了玉米茬地免耕覆秸机械化播种冬小麦和大豆的演示作业,与会领导、专家和中外企业家对该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希望该系列播种机尽快实现产业化,使农民、社会受益。

冯晓副校长接受中央电视台第7频道记者采访

张国良处长充分肯定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通过扎实的工作,创新性地解决了原茬地机械化播种难题。我校冯晓副校长在现场会上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第7频道的采访。

据悉,茬地免耕覆秸播种机技术是我校陈海涛教授团队,针对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麦茬地免耕播种质量差,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等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岗站协作,历时4年取得的原创性成果。2BMFJ系列茬地免耕覆秸复式作业机集种床整备、精量播种、侧深施肥、覆土镇压、农药喷施和秸秆均匀覆盖等功能于一体,在小麦、大豆、玉米收获后的茬地甚至玉米站杆地上,一次性完成免耕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的精量播种和小麦条播播种各项作业环节,为实现适时精密播种、秸秆全量还田、培肥地力、蓄水保墒、增产节本增效等目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装备技术保障。该技术于2009、2010、2011和2012年分别在黑龙江、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和北京等13个省市成功实施了玉米、小麦原茬地大豆和花生免耕覆秸直播精密播种试验示范。

(供稿/工程学院 编辑/任晓东)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