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各单位利用假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系列报道之三: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侧记

发布日期:2012-08-08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

假日里,校园里少了学子们忙碌的身影。但记者走访发现,学生们并没有回到家中去享受惬意的假期,而是在校团委带领下奔赴龙江各地,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多年来,在假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校团委工作的常态,对师生来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寻常上课、自修一样,虽然辛苦忙碌,但却充实有序。

暑假期间246支社会实践团队、1828名大学生奔赴基层农村一线,成为黑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非常重视,自1985年开展实践活动以来,载体不断创新,实践项目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逐步增强、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27年来,全校有近10余万人次、2500余支团队深入到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今年暑期,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万名大学生进万村”行动为载体,主题更加贴近全省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投身以水利化、科技化、农机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八化”建设,以青春建功“五个龙江”为主题,组建“富强龙江”科技支农服务团、“文明龙江”公益志愿服务团、“和谐龙江”文化宣传服务团 、“大美龙江”宣传实践服务团、“幸福龙江”社会调研服务团等五类246支社会实践团队。经过参与投标,我校12支团队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1828名大学生利用暑期开展实践服务活动。这群满怀理想与激情的东农学子,奔赴到龙江各基层农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燃起了实践的星火、播撒下智慧的种子。

校党委副书记胡国良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活动提出明确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我省和学校实际,校团委要积极组织配合各级团组织,完成好“三员一建”的规定动作。所谓“三员一建”即每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的3个规定项目和1个自选工作项目。“三员”,即作为远程教育管理员、科技信息联络员、农业技术服务员,开展实践服务活动。1个自选工作项目,即是社会实践小分队根据当地实际与团队意愿,自行确立实践主题,设计活动项目。胡国良强调,广大师生要充分发挥学校及专业优势,积极服务我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围绕服务主题来设计自选活动项目,为“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建设做贡献。胡国良要求校团委及相关教师要定期走访看望并指导各地从事实践活动的学子们,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我校广大学子不负重望,在实践活动中立足本专业,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实实在在地贡献着他们的青春和力量,收获了成长,成为黑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同的实践主题,不同的实践形式,东农学子唱响了服务社会、成长成才的主旋律

围绕社会实践主题,各学院根据自身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组织广大学生以各种形式投身社会实践,形成了百花竞放的良好实践氛围,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认可和赞誉。暑期,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在海伦市,受到当地热情迎接,社会实践团队走到哪里,欢迎的人群就到哪里,他们奔走相告:学生们又来了!那些已经和团队队员结成深厚友谊的农村青年们正盼着和这些大学生朋友走上田间地头,更加直观地学习农业科技知识。队员们还针对海伦市辖区内的“东兴村农机合作社”、“永安村中国农科院东北甜菜研究所甜菜直筒育苗全程新技术示范区”、“双泉村DN215玉米栽培模式区” 等现代化农业项目开展了参观调研,同时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就“农机合作社”中大型农机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农业专家在线”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了在线专题技术讲座。水利与建筑学院团委依托学院农业水利工程学科优势,在勃利县勃利镇开展以农业节水灌溉调研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在勃利镇建立“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对勃利县勃利镇节水农业建设、农产品产业化、农产品安全进行长期系统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帮助当地形成可行性发展规划。食品学院团委针对绥化市北林区连岗乡养殖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深入了解该地区池塘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走访了当地十余户渔业养殖大户,了解其饲养方式、销售途径、养殖难题等,深入分析其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我校专家及时联系为当地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团委结合生产实际,为所对接服务的兰西县兰西镇、双鸭山市宝清县、五常市二河乡编写印发了《实用养鹅新技术》、《实用养貂技术》、《实用蛋鸡生产新技术》、《肉鸡饲养新技术》、《北方猪直线育肥新技术》等二十余种系列科普书籍,同时积极联系黑龙江省科协、哈尔滨市科协、哈尔滨市妇联等部门为对接服务地区联系各类贷款、下岗政策、再培训、家电下乡等帮扶机会,还邀请哈尔滨远大饲料有限公司、青禾饲料有限公司、沈阳禾丰等多家饲料企业为帮扶户提供平价饲料及专业技术支持。资源与环境学院团委组织“背书客”实践团,针对尚志市尚志镇小学农民工子女多、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为小学生们带去“爱心课外书”、“实用小字典”,建立了“资环爱心小书架”,并根据当地情况开展了“假期爱心家教”、“课外辅导员”等一系列活动。艺术学院团委则针对香坊区幸福镇果蔬包装运输中的防腐问题开展了调研活动,通过对果蔬包装现状的调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改善包装设计让蔬菜水果更好的通风,加强保鲜效果,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期,从而使农民降低损失,为农民带来切实的利益。

蚊叮虫咬、闷热潮湿……在艰苦条件下,广大东农学子深入农村生产一线,想方设法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竭尽所能服务我省“五个龙江”建设。日前,团省委副书记王淑滨、团市委副书记佟晓宇等在调研我校“万名大学生进万村”社会实践服务情况时表示:“东农学子助农致富的满腔热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令人赞赏,社会实践服务行动做得实,能够给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说明我们的工作非常值得。希望同学们坚持长期与农村青年保持联系,将服务工作继续深化,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把有益的做法在全省高校进行推广,使更多农民受益。”

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求真知、丰羽翼、服务社会发展的大课堂,也是我校实践育人的法宝

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诚如胡国良所说,科学知识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要让学生所学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为此,我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积极策划服务主题,各个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组织实践内容,让学生在了解社会需要的同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生产实践,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

生命科学学院在今年暑期的每个实践团队中加入一名数学建模成员,方便后期调研数据的科学整理,总结出有价值的数据模型,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实践成员的精挑细选和实践团队的精心组合,使得每个团队都成为了知识全面的专业队伍。有的社会实践团队还邀请了学院知名的教授、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农户家中对农作物取样,送入实验室进行各种指标的检验检测,用科学数据为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在我校“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专家教授奔赴往来同时我校园艺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也活跃在蔬菜生产基地的现场,他们与当地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且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指导农户开展农业生产,不但磨练了学生们的意志,而且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动物医学学院实践团在前期对巴彦县龙泉镇基层科技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为当地农民制作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视频课程,并针对当地农村养殖生产实际中关于疾病防疫、疾病处理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调研,并分析专业学习与生产实际操作中产生“差异”的原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经济管理学院团委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经管学院社会实践BBS”,利用该院专业优势,将所对接服务的铁力县、集贤县、嫩江县、黑河市爱辉区的基本情况、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和当地基层需求在论坛上发布,引导帮助同学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实践地点并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在黑河、嫩江等市县农业科技园区、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分别就种植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应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型农机使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惠农政策解读、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等进行深入的走访调研和服务活动。不仅为当地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拓展了自身专业实践的各个领域,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

由于时间有限,没能走访更多的实践团队,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全校上下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这个暑假增添了活力,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广大学生在科技支农服务中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才,学校为学生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搭建平台,让龙江大地,作为学子们施展抱负的大舞台;让科技指导,成为学子们服务行动的真本领;让一村一户,成为学子们丰实羽翼的训练场。于是,这群活力四射、热情洋溢的时代骄子们,在实践中磨砺和成长起来,一路撒播着知识和希望,在我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和建设“五个龙江”事业的征途上,唱响了一曲曲充满激情和斗志的青春之歌。

(报道/贺莉莉)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