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中俄蓝莓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日期:2012-06-16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

研讨会现场

6月16日上午,中俄蓝莓产业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我校园艺学院302会议室举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外合作与对俄工作处处长刘素根出席研讨会。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的5位俄方专家应邀出席研讨会。我校园艺学院党委书记于泽源、院长栾非时,我校园艺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小浆果育种及加工工程中心主任霍俊伟出席会议。伊春市林科院等省内部分蓝莓科研单位研究人员、蓝莓生产企业代表、种植户及我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霍俊伟主持。

刘素根代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致辞,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刘素根指出,此次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以哈洽会为契机,首次举办中俄蓝莓产业学术交流研讨会。希望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在蓝莓、蓝靛果育种、栽培研究等方面的著名专家与我省相关专家进行合作交流,并通过学术交流推动黑龙江省蓝莓以及其它小浆果科研和生产,推动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栾非时代表我校园艺学院对省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我校与俄方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对俄方专家及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我校将为我省蓝莓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智力和成果支撑,为黑龙江省蓝莓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会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我校园艺学院与黑龙江小浆果育种与加工工程中心共同承办。研讨会上,白俄罗斯国家植物园研究员尼古拉•巴夫洛夫斯克、俄罗斯里沙文科园艺研究所副所长阿列克谢•阿斯塔片科、俄罗斯巴克察尔浆果试验站站长彼得•米舒克,俄罗斯瓦维洛夫植物研究所远东试验站站长巴维尔•秋布根、研究员安德烈•萨比塔夫,分别作了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蓝莓生产技术及选育的蓝靛果等品种,并与我省科研单位专家、生产企业代表和种植户交流了蓝莓、蓝靛果在育种、育苗、栽培技术等科研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上,我校与俄罗斯瓦维洛夫植物研究所远东试验站就小浆果资源收集、评价及利用达成了合作意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俄方人才和成果的引进力度,积极搭架中俄蓝莓科研合作平台,对我校与俄罗斯相关科研单位在蓝莓领域的交流合作给予大力支持。

俄方专家及参会嘉宾参观我校小浆果科研试验基地

研讨会结束后,俄方专家及参会嘉宾在霍俊伟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小浆果科研试验基地。

据悉,我校是我国在小浆果领域最早开展研究的单位之一,在树种、参与学科、科研人员数量上都有较大优势,并牵头编写了《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规划》。俄罗斯在小浆果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研究的树种及选育的品种多数适应我省的生长环境。将俄罗斯的品种和技术引进中国,不仅能丰富我国小浆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而且还能加快我国小浆果育种进程,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我省小浆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校园艺学院是全国最早与俄罗斯在蓝莓等小浆果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最早的科研单位,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里沙文科园艺研究所合作,引入多个黑穗醋栗品种,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双方科研人员往来频繁。2000年,我校利用国家“948”项目引入17份黑穗醋栗和10份蓝靛果忍冬资源,利用引进的资源和国内已有的资源组建了国内最大的黑穗醋栗品种资源圃和国内第一个蓝靛果种质资源圃。目前,我校已利用引进的资源选育出黑穗醋栗新品种4个,蓝靛果新品种1个,并在省内外广泛推广,为我省小浆果产业奠定了科研基础。据霍俊伟介绍,目前,我省种植蓝莓越冬需要埋土防寒,针对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在黑龙江省外专局的资助下,我校已与俄罗斯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合作,进行蓝莓新品种的引种及生产试验,旨在选育出更多适合我省栽培的蓝莓品种,进一步推动我省蓝莓产业发展。

(摄影/刘方 报道/冯丹)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