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竹青主持召开学校四届20次党委常委会会议,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精神。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做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申报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知农爱农教育贯穿全过程,加强实践育人,搭建实践平台,强化耕读教育,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培养有情怀、有本领的时代新人;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整合科研力量,聚焦生物育种等“卡脖子”问题,开展协同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进百姓家。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重要回信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增强矢志强农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优化课程体系,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农业专业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知农爱农情怀;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聚焦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强有组织科研,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培育精度,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大意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落实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思政教育,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上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发挥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首批试点高校带动效应,将教学、课堂、教材有机融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与强烈归属感,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精心打造校园文化阵地,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会议还听取了2025年度龙江学者支持计划、龙江卓越科学家、龙江科技英才支持计划组织申报情况的汇报,研究了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党员大会筹备工作方案及其他事宜。
(供稿/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