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东北农业大学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共同迎接9406名新同学。从大家踏入校园起,我们便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东农人”。在这里,我谨代表在中央党校学习的付强书记和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为大家辛勤付出的父母和师长,致以崇高的敬意!

十天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澎湃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还在心中激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伟大抗战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凝结升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伟大抗战精神最深厚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
作为抗战精神在东北黑土地上的生动实践,抗联精神展现出的“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精神品格,与抗战精神中深植的爱国情怀血脉相连。大家经过中学期间的学习,已经熟知了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背后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就开始了局部抗战,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抗日联军作为抗敌最早、牺牲最惨烈、斗争最艰苦的一支英雄部队,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不屈长城。九三阅兵式上,当杨靖宇支队的战旗掠过天安门广场,那十九秒的特写镜头,正是历史对抗联将士的最高礼赞。同学们,在哈尔滨,以杨靖宇命名的靖宇街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赵尚志养伤住过的一带被命名为尚志大街,李兆麟将军遇害的区域被命名为兆麟公园,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中,正是以他们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东北抗联精神。
同学们,国家危亡关头,爱国是众志成城的脊梁;民族复兴路上,爱国更是薪火相传的力量。在解放区农业亟待恢复、新中国建设急需农业人才的背景下东北农大应运而生,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将红色信仰与农业报国融为一体,铸就了“博学笃行、明德亲民”的校训。一代代东农人以此为指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将爱国情怀熔于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在这里,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对“明德亲民”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新时代东农人的“明德亲民”,就是要有“农业强国、舍我其谁”的担当,就是要有“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情怀。关于学校的定位优势,我常讲“两个第一”“两个唯一”,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铭记在心。“两个第一”即东北农业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农业院校、扎根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办教育。1948年9月,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哈尔滨创办东北农学院,在三大战役前夕作出这一重大决策,彰显了我们党以农为本的宏大视野与无比坚定的战略自信,更从学校诞生之日起,就将助推东北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基因深植于东农的血脉中。77年来,一代代东农人薪火相传,形成了扎实深厚的学科底蕴和务实创新的办学特色,在农学、食品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构建起支撑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创新体系。当前,全国上下正全力奔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农业现代化仍是全局中的关键短板。面对大豆每年进口超1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0%的现实困境,面对黑土地保护、智慧农业等关键难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出东农声音、拿出东农方案。可以说,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设农业强国,就是我们这一代东农人必须扛起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两个唯一”即东北农大是东北三省一区唯一国家“双一流”建设农业院校,也是黑龙江省属唯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我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过去40年,黑龙江省粮食种植总面积从1.1亿亩增至2.2亿亩,以占全国1/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4的商品粮,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三大指标连续十余年位居全国首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黑龙江的粮食主产区地位更加突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需求更加迫切。当下,农业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人才成长的大天地。而现代化大农业早已不是传统印象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它是关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战略产业,也是融合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生态环境等多学科的朝阳产业,所以无论你们选择什么专业,都将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新时代的东农有信心担当起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勇立潮头,真正把“强农兴农”的使命写在祖国大地上!
同学们,从此刻到2035年,是国家迈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十年,也是大家汲取知识、锤炼能力、塑造价值的黄金十年。学校“两个第一”“两个唯一”的独特定位与战略使命,决定了这十年我们必须在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必须肩负起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加快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这就要求东北农大成为一所更有使命、更有情怀、更有格局、更有品位的大学。要求包括我在内的全体师生,都要做一个更有使命、更有情怀、更有格局、更有品位的新时代东农人。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四点希望:
成为一个有使命的东农人。东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安全压舱石。我们选择这里,就是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希望大家将个人所学与国家所需、龙江所要紧密结合,潜心钻研,努力成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能够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以热血青春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成为一个有情怀的东农人。农为国之本,根植于沃野乡间。只有真正走进田间地头,俯下身去,才会感知黑土地的厚重与温度。我们要对农业有感情、对农村有向往、对农民有敬意,深植“黑土情怀”、永葆“爱农为农”初心,将知识和才干播撒到最需要的地方。
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东农人。一个人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所能达成的成就和高度。希望大家从爱国主义中汲取力量,从英雄楷模身上感受风范;保持理性思考,不随波逐流;面对大学集体生活,学会包容与合作,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野,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成长。
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东农人。当下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能生成内容、解答问题、推荐信息,却唯独无法做价值判断与心灵选择,什么样的书值得读、什么样的朋友值得交、什么样的人生值得选择……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希望大家不盲从转瞬即逝的潮流,不沉溺浅薄浮躁的娱乐,勤阅读、多运动,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就精神丰盈、生活从容的自己。
同学们,今天有17名同学迎来自己的生日——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致以最真挚的生日祝福!3年后,你们当中将有6640人在校迎来学校建校80周年华诞,也将在人生的黄金岁月中迎来属于自己的重要成长。希望大家始终厚植爱国情怀、勇担强国使命、拓展眼界格局、提升个人品位,让我们携手,共同把东北农大建成一所更有使命、更有格局、更有情怀、更有品位的大学,加快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东农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谱写时代华章!
最后,祝同学们,生活愉快,学有所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