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绥化综合实践区启动会在绥化市召开。我校副校长孙世钧、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任(院长)李其林、主任助理(院长助理)包雨卓,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秦栋、食品学院教授王欢一行五人参会,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9所高校的41名专家学者齐聚绥化,并就3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签约。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庞谦讲话,绥化市委书记张宝伟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立军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秀慧解读绥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人才政策。黑龙江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王震,省国际商会名誉会长寇立国,省委组织部有关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孙世钧介绍了我校长期以来以党建联建、人才支撑、农技推广、成果转化、地方产业规划等方式精准服务我省9个地市42个县区特色产业、重点项目的优异成绩,并回顾了我校2023年与绥化市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他指出,我校充分发挥“双一流”农业高校特色优势,统筹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服务和“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双带衔接、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发展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围绕为现代农业注入科技成果转化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为地方发展探索本土人才培养新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与绥化市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方向。
在“双带头人”市(县)长助理、行业顾问、德育和科技副校长集中聘任仪式上,绥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秀慧为王欢颁发了行业顾问聘书。在签约仪式环节,秦栋与绥棱县四海店镇相关负责同志签订了“蓝靛果新品种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的项目合作协议。
据悉,本次高校“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旨在全面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师生与地方深度对接联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供稿/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