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攻坚专班聚焦“生师比”偏高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整改专项推进会,研讨优化“生师比”问题整改路径与落实举措。副校长刘忠华,人事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主要领导和评估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评估中心主任黄嘉鑫主持。

会上,黄嘉鑫介绍了学校审核评估整改攻坚专班工作开展情况,对学校近年来“生师比”变化发展情况、现阶段存在的困难进行说明。学校“生师比”面临学生数持续增长、师资缺口较大的双重压力,优化难度较高。各单位负责人围绕专任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专项引进政策,教师资源配置调整,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学历继续教育学生等招生规模、招生政策等核心问题,深入剖析难点并研讨攻坚目标与改进路径。

刘忠华在讲话中指出,“生师比”是基本办学条件的核心指标,需以“明确定位、分类施策、协同攻坚、提振信心”为原则,各部门统筹协调,整体把握动态平衡,推动“生师比”向好发展。刘忠华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明确战略定位。正视师资缺口、学生数递增现实,加大专任教师引进力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力争在整改验收前,学科专业间教师资源不均衡现象有明显改善。二是聚焦关键环节,分类施策。通过稳定本科生规模、有序发展研究生教育、动态调整专业规模、研究生培养周期优化等方面精准调整招生与专业结构,缓解学生数增速。三是协同攻坚,构建长效机制。建立跨部门数据校准,探索学科交叉融合、跨学院授课、优化学籍管理等举措,有效降低“生师比”。四是提振信心,锚定政策机遇与目标。鼓励相关部门以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多部门协同配合,通过控规模、扩师资、优结构等创新举措,实现指标完善、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多重目标,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专班为推动整改工作深入落实并取得实效,将专家建议与学校自查问题重新梳理分解,根据整改实施难易程度对整改问题进行星级评定。对星级较高、整改难度较大的问题,专班将通过集中研讨与专项调研等方式寻求良策良方,加强多部门协同配合,打破机制体制壁垒,切实解决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下一步,专班将陆续开展四星及以上难点问题的专项推进工作,加大专班攻坚力度,全力保障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供稿/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