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战略部署,切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进一步构筑高质量育人体系,打造东农人才培养特色品牌,4月23日下午,我校正式启动以“五自引领、四新变革、三全育人,全员共筑新时代东农本科教育品牌”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

校长刘竹青、校党委副书记刘晓峰、副校长刘忠华、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教学院长、副书记、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部分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以及特邀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遇春出席会议。会议由刘忠华主持。

会上,教务处处长杜国明对《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做了介绍。他从总体要求、讨论内容、活动安排、成果凝练、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明确了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框架和推进路径。此次活动将聚焦“深化铸魂育人工程,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推进本科教育提质培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提高育人服务质量和效能”“树立质量共同体意识,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数智化转型,探索数智赋能育人的有效途径”等六个研讨主题,在全校范围内有序开展广泛且深入的校内外调研、座谈和分层次讨论等活动,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把脉问诊,探索创新与发展之路。

刘竹青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学校此次开展大讨论活动,既是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响应,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深远谋划。通过大讨论,形成“人人重视育人、热爱育人、献身育人”的浓厚文化氛围,书写好新时代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东农答卷”,并对持续做好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以思想解放引领教育变革,深刻认识大讨论的时代价值。教育思想大讨论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必然,是学校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教育思想的革新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是以系统思维推动改革创新,准确把握大讨论的核心任务。各单位要聚焦“如何绘就人才培育新蓝图”“如何建立教学质量新标尺”“如何点燃卓越教学新引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新愿景”“如何优化管理服务新体系”等关键内容进行讨论。三是以务实举措确保落地见效,扎实推进教育思想大讨论。要强化组织领导,筑牢责任“压舱石”;要深化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向心力”;要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感”;要注重成果转化,打造长效“助推器”。
随后,刘竹青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围绕五个方面率先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在专题辅导报告会环节,陈遇春应邀作题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仍需来一场“自我革命”》的专题报告。他围绕“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普遍性问题”“农科紧缺人才供求关系与需求特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政策指向”以及“精准定位、需求导向、自我革命”等四个方面开展深入交流。

刘忠华强调,本科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它关乎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乎学校的长远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次思想大讨论活动紧扣“教育强国”的时代命题,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蓄势开局的重要节点召开,不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审视,更是对教育初心的深刻回归。希望各单位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思考、积极探索,通过开展专题辅导报告会、举办学术研讨、主题论坛、师生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热情,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实践的大突破,以实践的大突破引领发展的大跨越。
据悉,本次启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校2025年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大讨论活动从4月末开始到12月初结束,历时七个月,学校将围绕大讨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交叉研讨、专题调研、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通过这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想大讨论,凝聚东农智慧、发出东农声音、提出东农方案,为新时代东农本科教育品牌注入全新内涵,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独特的东农力量,为现代化大农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供稿/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摄影/学生记者 隋瑗、于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