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我校2024年度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大亮点聚焦

发布日期:2025-01-26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侯诗辰 阅读次数:

2024年,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推动龙江振兴发展,加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我校顺应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新路径,通过国际化办学、国际科研合作、中外人文交流为东农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总结一年工作经验,点亮未来前行之路。

一、坚持党建创新引领,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瞄准国家外交战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坚持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党建引航,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东农国际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

2024年7月,我校承办全国“党建引领高校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

二、开放多元融合互鉴,构建国际交流新体系

2024年,我校继续保持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2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广泛联系,形成“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接待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团组53个,234人次;因公出访29个团组,58人次出访俄罗斯、德国、日本、新西兰等1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东农“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合作、互融的国际交流秩序。

2024年3月,校长刘竹青率团访问日本

三、东农国际影响力彰显,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我校国际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彰显。U.S.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行榜正式发布,我校位列全球第844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12位,较去年同榜单分别提升311位和20位。在学科排名中,我校共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榜单,其中,食品科学与技术、农业科学两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20位。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4版)》,我校《农业经济与管理》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跃升至58.548,首次入选“202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中文),成为全国人文社科门类70种入选期刊之一。基于上海软科“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相关数据,学校在国际竞争力全国排名101,引领人才培养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学科布局与水平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U.S.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行榜

我校《农业经济与管理》入选“202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四、构建向北开放新高地,领航中俄农业深度合作

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力构筑龙江向北开放新高地,认真落实《东北农业大学全面深化对俄合作工作方案(2023-2025)》。立足龙江寒地黑土特色,与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乌拉尔联邦农业科研中心等21所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务实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与俄罗斯高水平农业院校合作全覆盖,全面打造中俄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中俄农业科研合作基地、中俄农耕文明人文交流基地,彰显了对俄农业合作高校的引领作用。


与我校有实质合作的俄罗斯院校和科研院所

2024年10月,党委书记付强与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校长莫洛佐夫签署两校合作协议

五、落实中美元首会晤精神,引领我省对美教育交流

我校积极落实2023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精神,打造中美教育旗舰品牌,扩大中美青年交流。现与鲍尔州立大学、莫瑞州立大学等5所美方院校开展食品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等5个中美121实验班双学位项目。2024年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200余所中方参与高校中,招生数量和派出学生数量双双排名第一。2024年10月31日,我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承办了第五届中美省州大学校长论坛。来自中美200余名政府和高校代表参会,学校党委书记付强在论坛上作主旨报告,为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贡献东农智慧与力量。

2024年10月31日,党委书记付强在第五届中美省州大学校长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2024年8月,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院长卢铁光在上海机场为赴鲍尔州立大学学生送行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2024年,我校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留学基地、交流访学等多种形式,开展高质量国际化办学。现有各类中外办学项目10个,对接国外8所大学,选派近500名学生赴俄罗斯、美国、新西兰联合培养。此外,稳步推进学生赴境外交流实习项目,近100名学生赴美国、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与研究生赴俄罗斯高水平大学进修、国际组织实习、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等交流项目。


2024年4月,学生赴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进修

2024年7月,学生在法国国际组织人才发展学会实习

七、树立“留学东农”品牌,培养知华友华国际青年

2024年,共有各级各类留学生近600人来校学习,主要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越南等国家。留学生分布在14个学院38个专业学习,助力学校学科专业国际化提升。学校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感知中国”文化以及学术类活动,举办留学生艺术节、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全面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建设、促进耕读文化国际传播,通过品牌建设培养留学生成为传播中华文明、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使者。

2024年6月,校长刘竹青为布基纳法索籍留学生授予学位

2024年9月,承办国家留学基金委来华留学生“感知中国”实践活动

八、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华农耕文明

我校高度重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是全国首批获得该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汉语国际教育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建立海外实习实践基地、招收外国留学生研究生、服务国家汉语推广、传播中华农耕文明。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我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位列105,为B+专业,省属高校排名第二,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科位列66,省属高校排名第一。

2024年9月,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赴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大学实习实践基地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我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位列105,为B+专业,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科位列66。

九、突出寒地黑土特色,加强国际科研合作

学校以教育部寒地黑土生境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为引领,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共建园艺作物胁迫抗性国际联合实验室、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农业大学共建中俄大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农业科研中心共建中俄马铃薯国际联合实验室,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亚洲国际硒大会、第二届中新(中国-新西兰)园艺国际论坛等7场高水平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获批人社部引智项目5个,在农学、植保、黑土保护、食品科学等众多领域与俄罗斯、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国际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合作成效显著,奋力开创国际科研合作新局面。

2024年5月,我校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农业科研中心共建中俄马铃薯国际联合实验室

2024年8月,我校举办第四届东北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十、发挥国际组织作用,全面推动多边外交

我校充分发挥中外大学联盟的优势,积极开展多边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东农力量”。发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中俄寒地农业大学联盟中方主席国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中法农业教育与研究联盟的各项工作。2024年加入中国-中东欧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入选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50所高校。在国际组织中主角地位不断凸显,发出“东农最强音”。

2024年10月,我校加入中国-中东欧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

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非高校名单

蛇舞新春,瑞满神州,福溢四海绘山川;共铸丝路,文明互鉴,振兴东农启新篇。展望2025年,东北农业大学将坚持以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为使命,紧紧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立足国际交流新发展阶段,贯彻国际交流新发展理念,构建国际交流新发展格局,奋力谱写东北农业大学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国际交流合作处)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