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我校大豆品种“东农63”入选大豆骨干型品种,马铃薯品种“东农310”入选特专型品种,进行全国推广。
“东农63”由我校大豆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产量表现突出,比对照增产15%以上,先后通过黑龙江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连续4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主栽品种,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曾获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资助,是北方地区唯一入选大豆品种。


“东农310”是我校自主选育的北方一季作马铃薯产区适合淀粉和全粉加工的优质原料薯品种,具有结薯早、薯块膨大快、干物质积累早的特性,且氮肥利用率高、耐瘠薄、抗晚疫病、抗病毒病、适度耐旱,适合绿色生产,填补了国内高淀粉兼具高产潜力的马铃薯品种市场空缺,综合表现居国内同类型品种领先水平。该品种于2021年在榆林获得了较好的产量,近5吨,属于高淀粉高产双高类型。201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被农业部推荐为农业主导品种,2017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东农310马铃薯块茎

东农310马铃薯植株
据悉,本次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是农业农村部首次全国范围发布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旨在为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高单产和质量水平,指导农民科学选种、正确用种,有效引导业内紧盯需求育种创新,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按照品种推广应用规律,将推广品种划分为骨干型、成长型、苗头型和特专型等4种类型,推出较为完整、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此次共推介水稻品种36个、小麦品种29个、玉米品种32个、大豆品种22个、油菜品种26个、花生品种22个、棉花品种13个、马铃薯品种20个、大白菜品种21个、结球甘蓝品种20个,涉及骨干型品种80个、成长型品种66个、苗头型品种64个、特专型品种31个。
供稿/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