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24日至25日,我校七届四次教代会胜利召开。会上,校长付强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2年主要工作,系统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持续推动“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描绘了路线图、定制了时间表、吹响了冲锋号。宣传部梳理了工作报告内容,以期切实把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按照“谋长远、打基础、建制度、优机制、强管理、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回眸2022年
主要工作一: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报告摘要: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宣讲188场,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1次,“第一议题”学习41项。
·获评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省基层党建示范点1个,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1个、样板党支部2个。
·扎实开展第七轮处级领导干部届中调整,调整处级干部42人,提拔处级干部34人。
·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1+4”综合举措,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专题研讨,积极推进125个质效提升项目和154个办实事项目。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造“6483362”工作模式,有效维护了敏感时段校园的政治安全。
·成立省直民革东北农业大学支部,新认定无党派人士7人,8人当选省政协十三届委员,1人荣获九三学社中央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
·深入推进审计反馈问题和省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建议要求整改落实,完成审计反馈问题整改108项。
·组织开展首轮2个学院党委的校内巡察,学校党委在2021年度省属高校政治生态考核中名列前茅。
主要工作二: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汇聚“三全育人”强大合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报告摘要:
·大力实施一流本科“113355”行动计划,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1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 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1个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和10个“科技小院”获批建设,获评全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入选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及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录取全日制本科生6219人;新增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38人,录取博士研究生258人,较2021年增加17.3%;新增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50人,录取硕士研究生2389人,较2021年增加6.7%。录取来华留学生68人,圆满完成最后一期26058名网络教育学生招生录取,录取成人教育学生3800人。
·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组织线上招聘会506场,提供就业岗位3.5万个,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留省就业率分别达到83.45%、42.66%,高于全省2.51个、5.55个百分点。
·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获批学校首个全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荣获省大学生美育成果展演甲组第一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创新活动和技能竞赛中获奖220项,在省大学生运动会和省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分别获得乒乓球、武术、速滑团体总分第一名。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
主要工作三:坚持把学科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线,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
报告摘要:
·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12个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名单。
·新增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化学3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入选数量增至8个,位列我省省属高校首位。
·投入近4亿元用于强化学科基础平台建设,争取国家专项资金1亿元,开工建设了“百大工程”项目寒地黑土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实力进一步增强。
报告摘要:
·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0人,柔性引进兼职教授4人。
·重新修订“东农学者计划”高层次人才支持实施办法,遴选“东农学者计划”高层次人才58人,使学校年薪制人员规模达到103人。
·新增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青获得者1人,国家现代农业岗位科学家3人,国家首届神农英才领军英才1人、青年英才3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3人。
·组织开展省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首批83人入选,认定人数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新增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首次开展了“光荣从教三十年”表彰活动;获得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3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主要工作五:坚持聚焦农业科技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推进有组织科研,科研工作特别是平台建设取得新成绩。
报告摘要:
·学校作为依托单位之一的“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填补了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空白;获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作物区域性品种测试站1个,新备案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71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8项,主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获批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27个、国标1个,审定通过农作物品种39个,获得新兽药、农药证书3个,专利386项;《农业经济与管理》《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首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成功加入上合组织国家农业高校联盟和亚洲农业科教创新联盟,牵头举办了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哈尔滨)现代农业与食品科学分论坛,东农-马普“智能土壤”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我校首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主要工作六:牢记强农兴农使命,主动服务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服务成效日益彰显。
报告摘要:
·深入落实学校“五大行动”及“812343”重点任务,科技支持甘南县获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入选全国第一批“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结对名单,获评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授权565项,签订横向课题158项,成果转化23项,签约金额和到账经费均取得历史突破,其中谷维菌素创造了我省年内单项新农药成果转化最高金额。
·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116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29个,解决技术难题122个。
·不断深化与大北农集团、北大荒集团、龙江森工集团、均瑶集团、华大基因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共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0个、校企研发中心6个。
·大学科技园新增在孵企业24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
·全省涉农高校招商引资大会成功举办,各类项目签约金额6.6亿元。教育发展基金会全年签订协议捐赠款额达1.03亿元,创历史新高。
·省绿研院获批科研项目29项、国家级乳品类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乳业联合实验室1个,签订横向课题55项。
主要工作七:着力聚焦内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找问题之症、强管理之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稳步推进。
报告摘要:
·完成大学章程修订工作,健全完善涉及决策机制、法律事务、基建项目、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37项规章制度。
·深入开展全校安全环境整治工作,突出强化二级学院建设,坚持以“找问题之症、强管理之基”为主题,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成而未能办成的事情,达到了树新风、扬正气,聚人心、提士气的目的。
·成立了植物保护学院,合并组建了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单独设立了校友工作办公室,较好适应了新时期事业发展的新需要。
主要工作八:坚持把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和谐校园氛围愈加浓厚。
报告摘要:
·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早快准”“严细实”要求,坚持“疫情、舆情、心情”一起抓,有效保障了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完成了新博士生公寓建设并投入使用,解决了1072名研究生住宿问题;完成高校后勤整改项目等维修改造44项;开通了校内巴士,开设了校园学子超市,改善了教工餐厅环境,完成了校园网5G升级改造;图书档案工作、学术期刊出版、实验实习基地等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校地联动设立了校园警务室,学校保密管理、信访接诉、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等工作平稳开展,平安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校团委荣获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校获批全省首批离退休干部人才库试点单位,1人荣获省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称号,1个集体荣获“黑龙江省老科协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