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我校刘珊珊教授团队和张淑珍教授团队发表降胆固醇特殊健康用途“功能大豆新品种创制”相关论文

发布日期:2022-11-30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王拾犇 阅读次数:

11月24日,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在线发表了我校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珊珊教授团队和张淑珍教授团队合作的题为《Hypocholesterolemic effects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from soybeans differing in 7S and 11S globulin subunits vary in rats fed a high cholesterol diet》(不同7S与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型大豆分离蛋白的降胆固醇功效各不相同)的研究论文(图1)。该论文由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刘珊珊教授为第一作者,宋波副教授、张淑珍教授和徐鹏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图1发表文章截图

该研究利用六个7S与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各异的大豆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设置不同处理因素[不同基因型(SPI-1~6)(300 mg/kg/day)及菲诺贝特(30 mg/kg/day)],灌喂随机分成九组的54只高胆固醇模型鼠。28天后,采血测定血脂、采集肝脏及内脏脂肪,观察其病理学变化,测定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量(图2)。结果表明,大豆基因型影响其SPI的降胆固醇功效,不同7S与11S球蛋白亚基组成SPI的降胆固醇功效差异显著,7S-(α′+α)双缺失型“东农豆360”制备的蛋白粉“SPI-2”可以显著提高高胆固醇模型鼠血清的HDL-C水平。不同亚基组成SPI降胆固醇的分子机理各不相同,qRT-PCR结果显示,灌喂28天“东农豆358”制备的保健蛋白粉“SPI-3”可使高胆固醇模型鼠肝脏中的Cyp7a1基因显著上调表达。

图2“基因型影响大豆分离蛋白(SPI)降胆固醇功效”分析过程示意图

图3降胆固醇特殊健康用途大豆新品种“东农豆360”的最新研究进展

大豆种子含有丰富的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多种食品功能特性,功能大豆精深加工具有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特点。“东农豆358”“东农豆360”(图3)等系列功能大豆新品种的基地化、专用化、产业化,是国产大豆寻求差异化存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新思路。

(供稿/科技处)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